把星级酒店搬到农民家 从中赚取了70万元财富 我国大多数农村都有这样的习俗:无论年轻人结婚、老年人庆寿或新生儿过“满月”,都要请来亲友设宴庆贺一番。中国有9亿农民,每年花在宴席上的费用高达800亿元以上,“农家宴”是个被人忽视了的大市场。一位河南小伙从中发现商机,他把星级酒店“搬”到农民家,不仅让乡亲们风光了一把,也从中赚取了70万元财富!
李昌出生在豫东一个叫太康的小城,从郑州一所职业中专厨艺专业毕业后,又在家乡拜师学了1年厨艺,1998年3月跟随老乡到北京打工,在丰台区一家酒店当配菜工。这家酒店不大,只有十几个台面,厨房里加上李昌也就5个人。名义上虽是配菜工,实际上除了炒菜、洗碗外,所有的活都被他包了。
李昌为人老实,做事勤快,颇受大家的喜欢。来自山东的赵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厨师,他见李昌聪明好学,又有一些功底,便悉心向他传授厨艺,使李昌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厨功”。
2000年春天,李昌又跳槽到东直门外的一家酒店担任厨师。打工期间李昌和酒店里一位漂亮的服务员相爱了,这位女孩名叫韩梅,来自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
2001年国庆前夕,一对恋人商定回家乡结婚。谁料,主管怕担任厨师的李昌离岗后影响酒店生意,硬是不准假。一怒之下,他俩索性来了个“胜利大逃亡”。李昌也因此被这家酒店辞退。
“应召酒店”新鲜出炉
2002年1月,心灰意冷的李昌随小韩回到徐州娘家散心。这时恰逢农历年关,正是苏北农村大办喜宴的黄金时期。看到这位新姑爷挺勤快、豪爽,亲戚们凡有办喜事的,总喜欢叫他去帮忙。李昌帮助亲戚到村里挨家挨户搬桌椅、洗碗筷……他想,农村办喜事真麻烦,一家人忙得团团转不说,还要让亲戚邻居也一起掺和。到了就餐的时候,李昌一点胃口也没有。因为端上桌的菜肴都是较粗俗的做法,跟自己以往做出来的菜根本不能相比。同样的原料,但是烹饪出来的味道却有天壤之别,这让在城市里做过厨师的他感到近乎是在暴殄天物!
第二天,得知韩梅的一位远房侄子即将结婚办喜宴,李昌主动提出操刀上阵当大厨,并声名义务帮忙,不收一分钱。见新妹夫如此热心肠,又在大酒店当过厨师,主人不好驳他的面子,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采购原料和烹饪的活儿全部交给了李昌。
开席这天,几个冷拼盘刚摆好,人们就大吃一惊:这哪里是办宴席呀,简直就是雕刻艺术大赛!盘中装饰用的鲜花、小鸟、鱼儿等栩栩如生,花花绿绿的,让人馋涎欲滴。那些菜名,更是透着高雅和文化韵味,如“出水芙蓉”、“西湖情侣”、“霸王举鼎”等。一时间,十里八村马上都知道了,老韩家这位姑爷原来是“京城大厨”!
接着,就开始有人提着礼品找上门来,请他当厨师。做完喜宴,人家还会封一个288元或388元不等的大红包。那段时间 ,李昌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一天就会接到七八家的邀请。
一天晚上,妻子小韩同他开玩笑说:我算了一下,仅这半个月你就收了3000多元红包,比在北京打工强多了。我看你就干脆在农村做个“应召厨师”吧!
妻子的话让李昌的眼睛猛地一亮。他想,农村人办宴席既要请厨师,又要挨家挨户跑着借桌椅、餐具等,费力劳神,相当麻烦。再说钱没少花,这些“名厨”却做不出什么味道。如果购置十几套桌椅和碗筷,所有蔬菜、调料、饮品等也由自己一手包办,每逢乡里有红白喜事,就利用自己的烹饪技术承办酒席,这样既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可以把农家宴做出大饭店的档次,岂不等同于把星级酒店“搬”进了农家?
这个“奇思妙想”马上就得到了韩梅的认可。他们投资1万元,购买了20套造型时尚的桌椅和一些碗筷、烹饪用具等。接着小韩还给这个“新生儿”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小天使应召酒店”,并模仿“麦当劳”的做法,将名号和联系电话一起印在新买的桌椅碗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