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尹明善细数创业“三段路”


cye.com.cn 时间:2006-3-21 15:06:10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尹明善

尹明善:“只要创新不断,制造业永远是不落的太阳。”刘军摄

  3月1日,重庆的全国政协委员抵京。当日下午4点,尹明善委员入住空军丰台招待所,闻讯而来的记者们已经在这里恭候迎接他了。采访从下午5点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晚上9点。除了吃饭、上厕所、睡觉,尹明善一直坐在他房间里那把靠窗的椅子上,历时28个小时,和记者侃侃而谈,隔壁房间也站满了排队等候的各路记者。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间里

  ,尹明善共接受了20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3月12日,记者再见到尹明善时,他嗓子都已经嘶哑,看上去很憔悴的样子。即使这样,尹明善还是耐心地回答着记者提出的问题:他的第一桶金、他的摩托、他的汽车……

  出版业掘得第一桶金

  1979年,可以说是尹明善人生重新开始的一年。这一年他41岁。此前的20年,尹明善戴着“反革命”的帽子,整天“运动”着。此后,尹明善先后做过工厂的英语资料译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教师、重庆出版社编辑。虽然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但闲不住的尹明善总在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1983年,重庆外办下属的一家涉外科技咨询公司亏损30万元,经人举荐,尹明善走马上任,通过两年的打拼,企业扭亏为盈,给公司盈利100万元。尹明善经商的才能初露锋芒。

  1985年底,尹明善毅然决定放弃“铁饭碗”,自己创业,离开涉外公司正式下海创办了重庆长江书刊公司,成为重庆最早也是最大的书商。这期间,他编辑发行的《中学生一角钱丛书》发行量突破千万册,掘得第一桶金。该丛书的创意后来还被上海出版界演变为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的“五角丛书”。

  在出版行业做了3年之后,1989年,已经成为重庆市最大的民营二渠道书商的尹明善突然宣布退出出版业。“尽管当时这个行业活跃异常,但已是一眼见底,就当时形势而言,它注定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我退出非常干脆利落,当时有整整一仓库书没销售完,就直接把它们拉到废品收购站卖掉。”

  直到今天,民营出版业叫得响的大腕也不多见。尹明善独到的战略眼光当时就已经显现无遗。他是在寻找更好的机会。

  把握时机造摩托

  20世纪90年代重庆“摩托帮”闻名全国,摩托车行业两大巨头“嘉陵”和“建设”,加上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都汇集于此。

  1991年,一位经营校办摩托车厂的朋友和尹明善聊天时说起,他每个月需要几百台发动机,却要到河南去买,价格很高而质量很差,而本地的嘉陵、建设是不愿意把发动机卖给其它小厂的。身在重庆的尹明善从中嗅到了商机,决定倾注他第一次创业时掘获的全部20万元资金,进入摩托车行业。

  在仔细研究了当时摩托行业的状况并盘算了其间的风险和机会后,尹明善发现摩托车发动机的制造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1992年,尹明善果断注册成立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在这个租来的不到40平方米的车间里,尹明善向底下的9名员工宣布:我要造出全中国、全世界没有的摩托车发动机。

  说这句话时的尹明善是重庆“摩托帮”不入流的人物,但出乎大家的预料,7年之后,尹明善成功了。

  尹明善当时发现,把建设集团维修部的摩托车发动机配件买来,组装了再卖出去,成本只需要1400元,而拿到市场上去却能卖到1998元,这是一条无人知道的捷径,建设集团对此也没有觉察。

  过了将近半年时间,建设集团才如梦方醒,下令一个零配件也不能卖给尹明善,而那个时候尹明善自己设计出来的摩托车关键零配件已经横空出世。通过短暂的积累,尹明善有了500万元资金,他下狠心拿出50万元来搞技术开发,研制当时全国独一无二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接着尹明善又一鼓作气,投资100万元开发出100毫升电启发动机,两个全国第一,一下子就为尹明善赢回3100万元。

  “人不出门身不贵,产品不出门不值钱。”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众多摩托车企业在国内市场血拼价格,此时的尹明善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外。2001年,力帆集团出口创汇2.02亿美元,在全国摩托车企业中首家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成为全国当之无愧的摩托车出口老大。2005年力帆出口2.6亿美元,出口量占到总销售量的35%,利润却占到75%。尹明善对此还不满足,力帆的目标是把国外市场的销售量占到总销售量的50%。

  68岁实现汽车梦

  “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只要创新不断,制造业永远是不落的太阳。”尹明善这样看待摩托车产业。但是他也深知,摩托车向汽车过渡是这个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是400美元到1200美元的时候,是摩托车的黄金时代,1200美元之后,那么摩托车的销量就开始下降,被家用轿车取代,中国大概现在是1000美元,那就是摩托车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汽车时代快到了。”

  “我第一次到重庆,在街上看到汽车,竟然身不由己地追了上去,追了很长一段距离。当时觉得这个东西太神奇了。”尹明善这样描述自己儿时初遇汽车时的感受。

  “当年追车儿,今朝造车人。恍然如梦中,幸运中国人。”2006年1月19日,尹明善的力帆520轿车全球同步上市了,在上市现场,他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心情。为了这一天,尹明善等了近一年。

  2004年,尹明善宣布挺进汽车制造业,“两轮变四轮是我最大的梦想。”尹明善的第一辆四轮轿车在2005年4月初亮相于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上。2005年12月16日发改委批准了力帆集团的汽车生产资格,力帆轿车有了准生证。

  然而,在这一年时间里,业界对尹明善以及民企造车热潮的质疑声开始出现。奥克斯退市事件给国家发改委敲响了警钟,汽车业激烈的竞争也让人为尹明善捏一把汗。

  “当年力帆用20万元开发摩托车发动机,不也是有人批评头脑发热吗?可事实证明,力帆只用20万元就发展起来了,并做到了今天40多亿元的资产。力帆是生产摩托车的,转产汽车并非艰难。因为摩托车配件的生产与汽车配件的生产在工艺上差不多。”尹明善自己并不觉得力帆造车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BMW、本田、铃木、起亚等不都是摩托车起家的吗?摩托车企业造汽车有先天的优势。当年摩托车市场竞争比现在汽车的市场竞争残酷多了,力帆就是在竞争中长大的。”

  此时的尹明善信心爆棚,但他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农村包围城市。”尹明善将当年游击战的手法用到了汽车上。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