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烂烤鹅淘到第一桶金 孙鑫和丈夫结婚时在白城市民生路菜市胡同租了一间不足20平米的民房,研制出属于自己的烤鸡、烤鹅后,孙鑫把床搬到小屋的一角,腾出一块大一点的地方,又开起了熟食店。她给熟食店起名叫“川味熟食”。2000年5月,“川味熟食”开业了,没搞任何仪式,没放鞭炮,只是把“川味熟食”四个字写在一块红布上,挂在了小屋前。
开业那天,孙鑫和丈夫凌晨5点就起床了,两人干到上午10点,烧制出了3只叫花鸡,一只烤鹅,还有一些鸡腿,熏制干豆付等。孙鑫把这些熟食摆上简易的柜台,小屋内立即飘满了扑鼻的肉香。5月的北方已是春天了,熟食的香味从窗子里飘出去,很快就引来过路的行人,一个住在她家附近的河北老板买走了一只叫花鸡,一个过路人买走了又一只叫花鸡,一个老头买走了烤鹅。没用上一个小时,孙鑫做出的熟食全卖光了。孙鑫和丈夫数了数钱,他们一个早晨就卖了360多元。孙鑫乐坏了,她看着面前的360多元,觉得那是个好兆头,她要时来运转了。
从开业那天起,孙鑫做的熟食,每天都是一个小时左右就卖光了。虽然熟食卖得很快,但孙鑫记取了上次开熟食店的教训。无论卖得多快,质量上绝不放松,也不多做,每天精工细料地做,做的叫花鸡和烤鹅总数绝不超过10只,卖剩的熟食绝不第二天拿出来再卖。卖剩下的熟食她或是自己吃,或是拿去换菜,或是白送给邻居吃。
孙鑫这样严格控制熟食的质量和数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做的熟食每天都供不应求,几天以后,邻居们要吃她的烤鹅也得提前一天订货了。孙鑫每天靠卖熟食都可以挣50-60元。这让孙鑫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2000年6月中旬,孙鑫的房东把房子卖了,新房东看孙鑫卖熟食挣钱硬要将房租由每月200元涨到400元,而且必须在3天之内交上400元,否则就不租给他们了。
那时,孙鑫手里已有7000多元钱了,她不想受新房东的要挟,就和丈夫连夜找房,终于找到了一处50多平米的门面房,讲好一年租金8000元,一次性交齐。孙鑫回通榆县娘家借来5000元,交了房租后,就把熟食店搬到新店里来了。
2000年7月1日,孙鑫的新店开业了,同旧店一样,新店也没有装修,开业也没有放鞭炮,孙鑫只是用手写了一个“烤鹅真香”的牌子挂在店门上。牌子是白色的,字是红的,挂上去挺醒目。孙鑫看了看,又手写了一块50公分宽,70公分长的白底红字牌子挂在了店门旁。这块牌子写的是店名。孙鑫给自己的店取名叫“佛跳墙熟食店”。两个牌子挂好,简易的柜台摆好后,孙鑫的新店开张了。
孙鑫的新店在闹市,开业第一天,孙鑫做了20只猪蹄儿,4只鹅,还有一些叫花鸡、干豆付等,当天下午5点多钟全卖完了,卖了400多元。开业第一天生意就如此之好,孙鑫很高兴,当天晚上,她买了一个西瓜,给丈夫做了一个土豆炖茄子,又买了一瓶啤酒,夫妻两人好好地庆祝了一番。
孙鑫新店附近是教师楼,楼里住着许多退休老教师,开业几天后,孙鑫发现来她店里买熟食的人多数是买烤鹅,而且老头老太太比较多,孙鑫再做熟食时,就以做烤鹅为主,她把鹅做得又香又烂。虽然鹅做得太烂会减轻重量,减少利润,但这又香又烂的鹅却非常合老年人的胃口,没过多长时间,人们都知道了孙鑫做的烤鹅又香又烂,淳香爽口了。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孙鑫的烤鹅又开始供不应求了。
孙鑫谨慎地挑选了几个员工,慢慢地增加了每天烤鹅的数量,销售额一天比一天增多,开业3个月时,孙鑫每天可以卖到1000多元钱了。做烤鹅的利润是15%,孙鑫一个月可以净挣4500元了。2000年10月1日那天,孙鑫的店竟然卖了3000多元。2000年国庆节后,白城市人忽然兴起了吃烤鹅风,谁家老人过生日,媳妇坐月子,都会到孙鑫店里拎上两只烤鹅。到2001年春节时,孙鑫的店前买烤鹅的人已排起了长队。
虽然烤鹅卖得这么火,但孙鑫没有放松质量关,无限制地增加产量,她仍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能力,精工细作烤鹅。为了不让有些顾客白排队,每天,孙鑫能做出多少只烤鹅就发多少张扑克牌,从小到大排号,没有得到扑克牌的顾客就不必等了。到孙鑫店里买烤鹅,不但要排队,而且还要先发号,这在白城市商界成了一大新闻。
到了2001年6月,孙鑫的店每天都可卖到6000多元,每天纯利润高达900多元。2001年7月,孙鑫花20万元把她租的房子买了下来。2002年3月,孙鑫又把她烤鹅店楼上二楼的60多平米的房子买下来,作为居住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