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公敌”
实际上,腾讯在侵入互联网每个细分领域时,都引起了众多竞争对手的恐慌。甚至有人惊呼:“腾讯在与所有互联网公司为敌!”
1月10日,互联网协会出炉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令人瞠目结舌。这一报告显示,新浪、网易、腾讯已分别为门户三强。过去三大门户格局因为腾讯的出现而被彻底打破。
据全球ALEXA网站排名显示,腾讯在过去几个月已完全超过新浪、网易,紧随百度排全球第6名,在中文门户中位列第二。新浪和网易则在前10名左右。
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第一次报道重大体育赛事的腾讯网,其世界杯站点用户达到4560万人,直逼新浪。广告收入也直逼其他门户网站。
尽管腾讯的门户网站崛起,显然掺杂了不少弹窗广告的技术原因,但无论如何,腾讯进军门户的神速,已令各大门户网站感到无助。
“我正在改变以前的看法。中国上网的年轻人居多,腾讯覆盖这个人群,也很难说不会超过新浪。尤其在2007年奥运期间,腾讯再向上一搏的机会很大。”互联网资深分析师吕伯望说。
而且,门户网站只是腾讯手中的一枚棋子。在其他细分领域,腾讯的敌人们正在品尝苦果。
去年Web2.0才刚刚兴起时,腾讯的Q-Zone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博客服务商。新浪、搜狐、百度等网站重金打造博客服务,到头来却依然被腾讯悄无声息地赶在了前面。
国内最大的休闲游戏网站——联众如今已名不符实。腾讯的休闲小游戏才做一年,其流量就远远超过联众。而在网络游戏方面,网易正在被腾讯赶超。
据悉,腾讯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业务布局,构建了包括QQ软件、QQ.com、QQ游戏以及拍拍网在内的四大网络平台,并分别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网络社区。
而分析人士认为,基于即时通讯综合的服务平台营收规模,远要比单一的互联网服务显得强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腾讯市值相当于新浪、搜狐、网易加盛大之和的最根本原因。而腾讯无论进入哪个领域,依然会引起对手们的恐慌。(012217)
链接
腾讯的发家史
腾讯控股(0700.HK)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主板正式挂牌交易。腾讯上市引领了新一波互联网公司上市浪潮。
从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到靠一个小小的QQ软件起家,到成功在港上市,腾讯一方面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也面临竞争对手的种种挑战。
好多网民对QQ今天如火如荼的景况完全没有预见到,甚至包括创建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在内也是如此。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张志东决定创建腾讯,最初业务是想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软件QQ(之前称作OICQ)在产生之初,是几个技术人员在办公室用于即时沟通的一个小软件,是马化腾模仿ICQ的一个随兴之作。
谁也不会相信,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软件会创造出利润来?第一,它不是一种创新产品,它在1999年2月推出时,之前已经有世界级品牌ICQ在网民中应用,并且占领了相当的中国市场,但却没有中文版。在国内,也已经先有了PICQ、CICQ等聊天工具(即时通信软件);第二,它采用的技术也不领先,与先前的几家相比并没有任何特别的优势。
1999年初的某一天,OICQ软件被挂在了网上免费下载。
奇迹发生了。OICQ的用户数呈几何级增长态势,不到两年时间发展了3000多万。马化腾后来回忆说,用户数量增长太快,增加服务器的成本一度曾让企业不堪重负,几次想卖掉OICQ,但卖了好多次都没卖掉,只能另谋生计。
到2002年,腾讯QQ的用户群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腾讯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甚至现在很多人已经把QQ号码作为与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并列的重要联系方式之一。
腾讯由此成就了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客户端渠道的垄断性地位。腾讯每横向拓展一个新的盈利阵地,无需太多创新,无需太多市场推广投入,仅是凭借客户渠道的垄断性优势一点,就能获得令竞争对手欣羡不已的丰厚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