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又遇诈困境思突围
马武雄搜出家里全部的现金数了又数,只剩下了30元零8毛钱。为了尽快还债,马武雄没日没夜地卖命干活,一个人打三四个人的工,帮人修电器、卖饭盒、做装修工……1993年,马武雄召集了20多个老乡,千方百计转包到一项小装修工程。他们夜以继日地按时按质完成了工程,满以为工程交付后就有钱用了,哪知道近4万元的工程款却一分没拿到。
1993年秋天,天渐渐寒凉,秋风萧瑟,马武雄和工友20多个人挤在一个烂尾楼里,在临时用砖头和草席搭成的地铺里睡觉,那里肮脏潮湿,臭气熏天,晚上只能盖着从废品站里“淘”来的破旧棉被,又冷又饿。马武雄一边向亲戚朋友借钱维持工友的生活,一边没日没夜地四处奔波跑其他生意。马武雄说,虽然这段经历是失败的,但他还是心存感激,因为它让马武雄从童话“老板梦”中醒来。“无论明天如何选择,这些经历都很有营养。
凑钱开饭馆五年还债务
为摆脱困境,马武雄东凑西拼了几万元在罗湖区开了个小饭馆,他仔细观察饮食市场,虚心向业内人士请教。
经过一番努力,马武雄的饭馆由于经营品种有卖点,服务跟得上,拽住一批回头客,饭馆几乎天天座无虚席。马武雄说,当时他一点都不敢马虎,事事亲历亲为,和工人们起早贪黑地采购食材,挑选菜式,甚至亲自带领工人洗菜和搞卫生。“经营小饭馆关键是要有技巧地拉住回头客。找到关节后我心中便有了数,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经营。这为我将来经营其他事业积累了很多管理和营销经验。”
5年后马武雄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积攒了一笔资本。在这段繁忙而艰苦的日子里,马武雄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记事本随身带着,连去卫生间都带着,想起的事情都会随时记上,因此他从来没有遗漏过任何“创富”灵感、错过任何一个合适的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