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茶老大”京城十年闯荡路


cye.com.cn 时间:2007-4-25 8:30:1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沈莉 我来说两句

  有机茶里赚无限银子

  在茶叶这个竞争呈极度分散的市场里,存在着迅速做大的商业机会。用10年时间,白手起家的俞学文,在最传统的行业里搏取了上亿元的年销售额。

  1995年5月4日,浙江省武义县青年农民俞学文,身揣2000元,来到北京宣武区马连道,接管父亲经营不善的小茶叶店。

  那时的北京茶叶消费市场,非常不注重包装,不管多好的茶叶,只是纸一包、绳一捆了事。而在南方市场,早就改用铁筒、纸筒包装,既方便买家、卖家,又有助于存储茶叶,还美观气派,这种包装又可以批量化生产。

  俞学文回老家卖掉鱼塘,用3万块钱买来一车茶叶筒进京。茶叶筒十分畅销,最多一天卖出3000多箱。一年下来,茶叶筒为俞学文带来大约50万元的收入,这也是俞学文赚取的“第一桶金”。

  1997年时,北京市场上茉莉花茶的销售占茶叶销售的97%。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但是口感好、香气足、价格合理的花茶很难见到。用卖茶叶包装赚的再加上借的钱,俞学文在广西租来的厂房里,不计成本地追求产品品质。结果,市场用销量、利润回报了俞学文。半年内,20多吨优质茉莉花茶让他挣到几百万元,迅速偿还了债务。“我当时就是要不计成本,把花茶做到没有最香、只有更香。”俞学文说。“更香”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1998年11月,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发展中心举办的有机茶培训班上,专家们介绍的有机茶让俞学文兴奋不已。这种“纯天然”茶叶生产方式,种植管理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从加工、运输直到销售杜绝各种污染,不仅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越发迫切的要求,更符合茶叶通行国际市场的标准规则。

  更让俞学文兴奋的是,有人告诉他,在家乡海拔800多米的小和尚山上,就有一块已经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培训结束,俞学文直奔家乡浙江武义。经过实地勘察,俞学文决定包下小和尚山茶园,作为更香公司的茶叶加工基地生产有机茶。

  1999年3月底,第一批由更香公司基地生产的有机茶抵达北京市场。在开辟市场的同时,俞学文继续为武义基地建设追加资金,扩大生产规模。至今,更香公司有机茶基地达两万多亩,占武义县全县有机茶园总面积的80%以上。与此同时,让“市场+公司+基地+承包人+农户”这样一条有机茶绿色产业链,在市场的带动下运转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当地承包更香基地茶园,从事管理、采摘和茶叶加工的农民近4万人。武义被誉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更香公司又相继在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建立茶叶生产基地。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说,更香有机茶迎合消费者追求“绿色”食品的潮流,这使得企业赢在了起跑线上。

  2005年,更香的销售额达到1.3亿元。2006年,又刷新了这个数字。更香有机茶产销量居全国首位,并有出口。占北京有机茶市场60%的份额,销售额居北京市场第三。更香有机茶王,在中国名优茶拍卖会上,获竞拍金奖,100克成交价2.7万元。更香分店迅速扩张,俞学文试图将来开上几百家。

  来北京闯荡10年,俞学文成了“京城茶叶第一街”的民企老大。提到自己的贡献,俞学文则非常低调。他说,更香公司好比是一棵树,枝叶伸展在城市,而根却扎在农村。根扎得深,枝叶才能茂盛。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