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也能成大事
被风险投资看好的饭统网,其CEO臧力的创业故事,听来,也仿佛邻家青年的一场弃文从商的尝试。
39岁的臧力在职期间读了一个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MBA,当时因为非典,同学们几个月没见面,非典过后,大家聚餐时都表示曾为吃饭场所费尽心机。臧力灵机一动,辞职下海,“伙同”朋友,做起了网络订餐生意。其决策的果敢,俨然一个新生代的“网络新青年”。
臧力在网上给《经济参考报》记者讲述的故事,正是一个MBA如何把一个小企业变“大”的点点滴滴。
“开始就是因为自己找不到适合的餐厅吃饭,于是四处找人打听,后来大家聚会中都谈到这个问题,需求就出来了,然后就想怎么去满足需求。”臧力对记者谈创业,也许因为和吃有关,感觉故事的开头有点像“空气”,普通得有些轻描淡写。
“很多巧合造就了饭统网的传奇,”臧力回顾“历史”,“我们的创业源于非典后的饭局;网站的名字源于我夫人批评我们是‘饭桶’的一句戏谑之词;项目本身,就是我们在中欧的毕业设计策划案。课题小组有五个人,大家为这个项目费了一年的心力,我们找了很多创业的书籍,把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风险都考虑清楚了;我们创业后,中欧的老师和校友一直给予扶持,他们的很多活动和用餐,几乎都是通过我们定的,直接走了‘高端路线’……”
“不过挑战仍旧很高啊。我觉得这几年最大的心得有三点:第一是如何对待人。用的员工也好、合作伙伴也罢,客户也成,大家思想不可能相同,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绝不能简单粗暴;第二是分享的精神。一切利益、成功、心理,都要分享才能成功;第三点是一定要看全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一切,客户满意了,生意才能成功,而不是自己决定一切。”
回眸创业的一步步,臧力总结说:创业起步成功,其中还有重要一点,是开始就注重强调企业文化,不急于仿效大公司的制度化。“我们从开始就先强调:创业创新、团队合作、优质服务、乐观豁达、不断学习。创业就是要小、简单、反应快,切得准;创新就是不怕失败,为此也要乐观豁达;团队是我在内部管理里最强调的,我们不看重个人英雄主义,我们要的是团队前进;不断学习是做学习型组织的必然要求,我想作为网络公司,学习能力几乎决定成败。”
当企业人多了、机构也庞杂了,企业的文化就要从开始的简单高效向适度规模管理变化。其中,臧力把最重要的文化转向了“顾客导向、业绩为本、执行第一”。“我觉得文化的转变,是我们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我们的企业转向脚踏实地的做客户、做收入、做执行能力,培养新人造就成长。”
臧力认为,其实电子商务的核心还是商务,电子是个表现形式。“我们学的MBA是管理,是提高商务的效率。饭统网从创业至今,进行了三次管理升级:第一次是简单的营销管理,第二次是增加了知识管理,第三次是增加了标准化管理和渠道管理模式。”
在臧力看来,很多小企业发展不起来,关键是对发展阶段中投入资金的方向不明了。因此收入提高后,藏力首先想到的是继续发展:改善工作环境,从原来比较狭小的商住两用房,换成标准的写字楼;提高工资待遇,让员工工资有普遍上涨,同时保持激励机制的作用,并拉开级别工资;改善设备,增加设备投资;增加文化投入和感情建设。
如今,饭统网已经进入与资本整合的腾飞期。“公司正在跟风险投资谈合作,即将进入与资本深入合作,大规模开创市场的新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