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杨威来到北京,组建了北京东方海博科技开发集团,准备再大干一场。但没想到公司运作到1996年,就显出了败象。
“公司已经几个月发不出工资,连自己的生活费也要想办法。”杨威回忆说,为了节约开销,熬上一锅清粥,还要仔仔细细地分成9份,吃上3天。这样的生存状态持续了半年之久。
谈起第二次的失败,杨威感叹地说,“那年的冬天是如此的漫长”。
那个漫长的冬天让杨威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定要做一个品牌,“任何产品都有周期性,但只要有了品牌,就能够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很快崛起”。
当时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楼办公的杨威,看到楼下的国际汽车展览会非常热闹,抱着散心的目的来到了展会现场,他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写了。
美国金鹰汽车美容养护公司的展位吸引了杨威。还是“车盲”的杨威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黄金期”的大胆预测,引起了美国金鹰公司总裁的浓厚兴趣。一个小时的谈话后,这位老板握着杨威的手说:“中国的年轻人,我们可以合作吗?”
杨威把自己的处境直言相告对方,基于杨威目前的状况,美方特许杨威为中国市场的二级代理商,隶属于北京海淀区罗德岛公司中国市场的一级代理。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杨威就发展了24个省区市的200多家连锁加盟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