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记者面前的丁华,仍然保有军人的气质,他目光如炬,步履轻盈,一双黑色圆口布鞋显得朴素而简洁,和记者握手的时候,他的手坚定有力。
21岁就离开军营的他,经过27年的艰苦创业,如今已经是北京运通世纪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事业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运通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名下,目前他还拥有运通世纪财务公司、运通世纪人力资源公司等七家子公司,公司资产上亿元。
公司高管80%以上都是复转军人,子公司物业管理公司聘用的保安人员100%都是复转军人,这是丁华用人的传统和偏好,也正因为如此,丁华的公司是北京市第一批享受免收营业税、所得税的企业。
2006年,丁华公司所承接的最大项目就是在日本日光市确定了14万平方米别墅区房地产的开发,该项目位于日本著名的风景度假区及世界文化遗产胜地枥木县日光市,距日本东京100余公里。目前,筹划公司在海外上市,把企业的产业链扩大,让自己的企业做稳做强是丁华最大的愿望。
当兵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
由于父亲在部队工作,丁华的4兄弟都有参军的经历。“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们子承父业,很小的时候他甚至把我们兄弟4人的兵种都分配好了,当时给我分配的是海军。”讲述当兵的经历,对于丁华来说是很享受的事情。
“我参军的时候是在1974年年底。”走进军营的那一年,丁华刚刚15岁。
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很辛苦,当兵第一年他随着部队参加拉练演习,也到过部队农场参加劳动,第二年到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战备施工,打山洞,之后,他学了开车,接着又学了修车,也曾喂过马、做过饭,后来到汽车驾驶训练队当汽车司机教员。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希望一辈子都不脱军装。”也正是由于在部队里面的突出表现,1979年,丁华成为“文革”后恢复发展新党员后第一批有预备期的党员。
1980年年底,抱着对军营外世界的好奇,丁华在没有与家人商量的情况下从部队转业复员。之后,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读书,当时他读了黑龙江大学的远程教育中文系。在这个过程中,丁华开始了创业。“但是,当时自己没有目标,几个朋友凑在一起,有项目的时候就弄一下,没有就分头干自己的工作。”
机会是在1998年出现的。当时他的一个朋友承包了北京定慧寺附近的三栋办公楼,对外出租房屋搞物业,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亏损金额已经达上百万元,无法向房东缴纳租金。
“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完全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心里也没有谱,但是我还是决定签约,干!”现在看来,当时能够促使他下这个决心的,就是部队培养出的性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军人就是有那么一股子不服输的个性,往往压力越大、越有挑战性的时候越有动力和斗志。”
无意中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
接受一个连续亏损了10年的项目,能否盘活,能否良性发展,这对于当时还对物业管理两眼一抹黑的丁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丁华首先做的就是投入一部分资金把手里的三栋房子装修一新,并以低于周边市场的价格推出。与此同时,丁华开始培训自己的保安、保洁和工程服务人员,那个时候,他的公司里就开始出现了复转军人的身影。
没想到,正好赶上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大规模发展的好时候,当时,由于入园创业享受免税政策,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批企业在中关村入住。丁华手下的三栋写字楼由于租金较低、环境好和服务一流受到企业的欢迎,出租率曾经达到90%。
丁华说,做写字楼的物业管理和小区的物业管理有很大不同。小区物业管理规模比较大,客户群体比较复杂,文化层次高低不同,收费比较困难,最大的问题是,除了开发商自己成立的物业公司可挣钱之外,其他外来的公司管理和盈利都相对困难。
写字楼的物业管理面对的客户层次比较高,经营起来相对容易,利润也相对比较高。但是这里面需要做的就是,物业公司人员的培训以及写字楼装修的投入。从2002年正式注册运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到目前为止,丁华已经在北京定慧寺、玉泉路和马家堡拥有三处物业管理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