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式转身:中国企业家用资本超越权谋
cye.com.cn
时间:2007-8-27 11:32:57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吴威 我来说两句 |
|
 |
|
资本力量达成新的平衡
联想控股宣称,“新进来的这批投资人既具有国际背景,又拥有深厚本土经验,肯定会给神州数码带来新的资源,创造新价值。”
联想还表示,这次股权变动,是神州数码和联想控股基于公司长远发展考虑的主动安排,同时也得到了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IDG VC等市场中许多机构投资人的积极响应。也就是说,联想控股脱身的愿望强过基金们对神州数码的追逐。
在8月17日的一次论坛上,阎焱坦言,“神州数码的案子我们跟踪了两年,因为其中涉及到国有股权,所以我们特别谨慎。”
赛富并非一时冲动,那么,在联想体系内表现平平的神州数码,凭什么能够在新东家手中取得辉煌?
柳传志18日在一次公开论坛上的演讲,对自己的投资理念娓娓道来。弘毅投资曾经投资中国玻璃,柳传志说,投资之后完全是一个新的状况,关键就是有一个规范的董事会治理,这个新的董事会本身对管理团队的支持完全不一样,更重要的一点是管理团队的持股,我们认为他们是真老虎,真有本事的人,让他们持股,然后自己真的产生了一种自己是主人的感觉,这个是完全不一样了。
新基金入主神州数码,即将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应该如此。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是神州数码现任CEO郭为持股比例由原来的0.10%增至10.29%。郭为由此完成了从职业经理人到公司大股东的角色转变。
公司的董事会将进行调整,淡化了联想烙印的郭为,将为神州数码的独立发展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也有分析者认为,这是柳传志借资本的力量,用心良苦的新平衡术:一方面弥补郭为与杨元庆收入上产生的差距。以郭为与杨元庆的薪酬来对比。从2006年~2007年财年,郭为获得的薪金与分红在该财年共计819.2万港元,而与其地位相当无几的“兄弟”杨元庆在2005年~2006年财年的薪酬总额则高达2175万港元,是郭为的2.66倍。另一方面调和当年因分家带来的发展差异。
柳传志称,“私募股权基金的这个措施实际上是把笼子打开,让老虎出来,给老虎插上翅膀”。
这次,他终于把翅膀插到郭为身上了。 延伸阅读
柳传志的PE(私募股权基金)观
私募资本分成两类:一类就是证券投资基金,一类就是以投资没上市公司股权为主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里面私募直投分三类,风险投资、成长性投资和并购投资,其实这三类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
并购投资这个投资的规模大,经常是控股的。少数股权投资的含义就是原来的企业该谁管谁管,我们只是占了20%、30%,敲边鼓,而并购投资拿的就是51%以上,然后进行大规模调整,从机制角度,从组织架构,甚至要更换人,这是并购投资。
联想控股的并购投资公司我们起名叫弘毅投资,是2003年3亿元人民币起步,完全是我们自己的钱,到现在发展到第三期,第三期的时候是5.8亿美元。
弘毅投资如何帮助客户企业?
第一件事就是调整机制,当然首先对产权机制进行帮助和调整,激励,角色机制,董事会的治理架构。 第二件事是战略制定和执行,执行才是我们具体帮助的内容。 第三件事就是提升管理。 第四件事是金融服务。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