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我们要善于从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企业发展,革命事业出现时要以革命者的心态全力以赴,平稳期要以扎实稳健的步子缓行渐进。
创业风险如何规避?
记者:结合你自身的经历,您觉得在整个创业当中最可能遭遇到的一些困难、自身发展最容易出现的瓶颈是什么?
高德康:风险可能来自几个方面。第一,用人。我们的经验教训,就是你在用人方面一定要寻求“又红又专”。我们曾经有一度追求“红”,就是坚持自己培养,这些人忠诚度确实没有问题;但是他的专业度可能会有问题,后来我们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寻求专业度,但又忽视了他的忠诚度。
在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机制还不是很成熟。世界创业实验室(http://elab.icxo.com)消息:真正职业化的经理人,还真的很少。如果有可能是外企培养的那一批。但是外企的企业文化跟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现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记者:比如说?
高德康:比如说我们国内这些企业,还是蛮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外企似乎很少讲究这些,他就是以规则制胜。他认为就该按照某个规则去运做,他不会去领会你思想感情上面的东西。
记者:中国还是一个人情社会,需要人情与规则并用。
高德康:对,起码在很长的时间内,还是这样的。在这个时候,会形成剧烈冲突。所以我觉得第一点:用人还是要又红又专,两者不可有所偏颇。特别是那些核心的人物。
记者:在考察一个人时,你会有怎样的标准?
高德康:“又红又专”要靠时间去发现。通常一个人在你身边工作,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你才可以真正作出这个判断。这个人的职业操守如何?他的忠诚度如何?我们现在强调的忠诚度,并不是说对哪个人忠诚,这是狭隘的。甚至还不是对企业忠诚,而是对他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要忠诚:忠诚于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对自己的选择都不忠诚,我觉得这个也不可以当职业经理人。
专业度可能更多的是考验其对规则的认知与践行。很多经理人可能缺乏一定的规则意识,更加谈不上自己去做一套规则,也谈不上去践行一套规则。事实上一个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细胞,他面对的是整个市场与全社会,所以一定要有规则。内部要有规则,面对社会的时候,更要有规则。从规则意识考察,就可以看到一个人是不是具备这种专业度。
当然,专业度还有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财务的管控。我认为这一点的重要性可能是很多草创性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的。出纳管理仅仅是最基本的一个层面,还有一个核算。就是说出纳收支的管控仅仅说明你的钱没有落到别人腰包;第二个层面则是最重要的:你到底有没有赚钱,赚了多少钱。或者有没有亏,亏了多少。很多企业账都还没有算清楚,当然也就谈不上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