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甄荣辉:当年财富成长路


cye.com.cn 时间:2007-9-14 15:36:08 来源:易阔每日财经 作者: 我来说两句

  2000年以前,甄荣辉在前程无忧的角色还只是一个“天使投资人”,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等到2000年14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进入后,公司发展需要他全力以赴地投入,这时,他再次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是继续做一个百万美金年薪的打工皇帝,还是放弃眼前的舒适去做一个前途未卜的小公司的CEO?此时,甄荣辉已经37岁,在贝恩干了11年,如果继续待下去,“薪水很高,职务也很稳定”,但“那时就有些怕,觉得可能再干20年还是这样”。同时,互联网的起飞让他看到挑战背后的巨大机会:“在互联网业,即使你去年做得成功,过了一个年头必须重新洗牌。这种充满刺激的感觉很过瘾。可以赢得很大,也可以输得很大,完全看自己的机遇与功力。”

  “不纯粹”挽救51job.com

  2000年4月,甄荣辉正式加盟前程无忧,恰巧赶上了纳斯达克股指狂跌,整个互联网市场一片惨淡,前程无忧网也不免受到波及。短短半年,1400万美元融资就被烧掉了500万美元。“最困难的时候,我真以为公司明天就倒了。”尽管自己几乎失去了信心,但是,甄荣辉在合伙人面前依旧表现得胸有成竹。

  其实,与其他网站相比,网络泡沫破裂对前程无忧网带来的影响还算是小的。2000年初,纳斯达克股市暴跌后,其他网站根本融不到钱了。相比之下,甄荣辉还算幸运。甄荣辉一直坚持着网络招聘、报纸广告和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等综合经营策略,而没有做单一的网络公司。互联网蓬勃期,很多人都认为甄荣辉做得一点也不专业,根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com公司。事实证明,当网络泡沫破灭后,正是这种不纯粹挽救了甄荣辉的公司。

  虽然甄荣辉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推广专业招聘刊物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但严格说他并不是这个市场最早的进入者。

  1997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了专业的招聘网站。在甄荣辉创办刊物的时候,《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的招聘广告已经很火了。而在他建网站的时候,新浪、搜狐、网易都有专门的招聘栏目。51job.com网站刚开通时,有一半的浏览量是通过新浪来的。网站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是,甄荣辉力图在这个狭小的领域做深做实。这就是所谓的“一寸宽,一公里深”。

  只有锁定了人事经理这“一寸宽”,甄荣辉才能去做深,去开发各种服务于客户的产品和服务。51job.com不光有报纸、网站、猎头、培训,还做人事测评软件、薪资调查,这都是为了帮客户解决问题,维护客户关系。

  比如,客户说收到很多简历了,很想要一个工具来帮他管理几百到几千个简历。那网站就会和客户共同工作,开发一个简历管理软件。甄荣辉还计划办一份专门给人力资源经理看的杂志,专门为中国广大的人事经理服务。如果不是定位在这“一寸宽”,就不能跟客户保持近距离接触,就不可能拥有这么多企业客户。拥有了这个资源,很多事情都能做了。

  前程无忧成为这个行业的老大。“我在三个城市找不到同一个竞争对手。凭着规模,我越跑越快,后面再多300个招聘网站也无所谓。”甄荣辉自豪地说。

  具备不适合创业的特质

  “我不是很有冒险精神的人,是亿唐的崛起把我推到了现在这个职位上。”在甄荣辉看来,读书太多或太有钱,都会比较保守,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创业。但巧的是,甄荣辉自己两者都占全了。

  做一个百万年薪的职业经理人,“薪水很高,职务也很稳定”,但是永远不会成为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中国未来20年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将造就一批百亿级的富豪”,这一诱惑使得他不辞辛苦,屡次创业。要实现“亿万富翁”的理想,安于做一个朝九晚五的打工族肯定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投资,要创立自己的企业。早在1991年,他就投资做一种用声音传递邮件的系统,后来他还投资做过磁性材料,两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但也使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创业需要很大的精力,你必须全职去做。”

  从失败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教训,1998年甄荣辉又开始尝试新的投资项目———人力资源服务。选择这个领域,与他的一段经历分不开。1994年,当时任贝恩公司中国区总裁的甄荣辉需要招募新人,他选择了北京人爱看的一份当地媒体,结果反馈很好。他隐约找到了市场的需求空白。

  实际上,在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专门的招聘刊物早已存在。比如在中国香港,招聘广告最多的时候有十个亿的市场规模。在中国台湾,也有类似媒体,叫敬业行报。在英国有一个专门招聘的刊物,谁要找工作,就买这个报纸。但是在国内,这样的专业媒体迟迟没有出现。于是,甄荣辉按捺不住了,决定自己办一份这样的报纸,“我就希望自己能开创企业,去获取另一种成就感。”

  没有办公室的CEO

  在贝恩时,甄荣辉以为做管理顾问太累,每周都要工作100多个小时,还要不断投入,因为今天干好了,明天不做就完了,而做老板可以轻松点,自己不干也没关系,干到一定程度可以找专业人士来做。但自己做公司后才发现,创业其实比打工累得多。

  甄荣辉是一个没有办公室的CEO,他并没有设置自己固定的办公室。甄荣辉俨然一副行者模样,永远行色匆匆,他的办公室在旅行箱内,或者是飞机上。他是典型的空中飞人,一年出差时间在180天以上,在他的几个分公司所在的城市飞来飞去,一天来回两三个地方是十分平常的事。有时他早晨从北京醒来,下午在上海开会,晚上去广州。“SARS期间我在上海呆了四个星期。北京、广州、香港都去不了。到了第四个星期,终于受不了了,我发觉自己已经不能对着同一张床睡四个星期。”在甄荣辉现有的时间分配上,只有1/5的时间在北京,而其他时间都在不同的城市间奔走。

  他说自己已不习惯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太久,而在公司管理上,他也同样要求企业保持一种速度感,保持不断变革。“我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推动我的下属去变革,首先我自己就不能疲,尤其是当公司做大了以后,能够继续保持团队的创业精神,这是对我们的最大挑战。”

  甄荣辉表示,现在更多的精力是放在搭建和重建公司的管理架构上,让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发挥最大的效能。通俗地讲,就是要给下面的团队和个人搭一个自己的舞台,这个舞台不能太大,太大了他干不了;但也不能太小,太小他没有发展空间。舞台之间还不能重叠。

  他扮演的角色是教练,更确切地说是游击教练。每到一处分公司,都会抽时间参加各部门的会议,和普通员工一起探讨最新的问题。“飞的”游击也好,坐镇前线也好,都是为了消除距离,这包括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阶梯距离。他最不愿看到的是,公司越大,管理者离员工的距离越远。“创业很苦,但很满足,毕竟我一手养大了自己的孩子,这种成就感是职业经理人永远不可能有的。”说这话时,甄荣辉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