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产权之争,助她成熟
留置针是华利公司的看家产品。
张蕾蕾的父亲张商钱最初做过几年的低压电器生意,1983年改行开了一个经济信息技术开发公司,做一种电脑药物显示仪的推销。从1988年开始至今,公司研发的笔杆型、蝴蝶型、加药口型和防逆流型四大系列的动静脉留置针产品相继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然而,从2000年开始,华利公司陆续在市场和医院里发现了上海、江苏、广东、河南等一些企业生产的带蝴蝶翼型动静脉留置针,遂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寻求保护,要求侵权企业停止生产。华利公司在与江苏、浙江、广州等地的三家侵权企业诉讼中轻松胜诉。但与上海一家叫“金环”的企业,官司打了五年。
张家父女奔走浙江、上海等地专利局,申请责令“金环”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而对方以德国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的产品样本中的“理想的动静脉留置针”已公开了该专利技术特征为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华利公司申请的该项专利无效。官司从上海、温州、北京三地辗转来回,最后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一场“针”锋相对的专利权之争一时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其间,“金环”曾提出庭外和解,并愿出50万元象征性地给予赔偿。“华利”没有应允,他们为的就是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另外,如果华利输了官司,其他企业就会蜂拥而上,生产这种产品,给专利拥有者“华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直到2004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德国贝朗“蝴蝶翼的动静脉留置针”的专利技术在国内公开使用,故决定维持华利公司的“动静脉留置针”实用新型专利权有效。
这场“马拉松”似的专利权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所幸的是,国家已把自主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自主创新的重视,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张蕾蕾感慨:希望国家大力保护自主创新企业,也给予类似我这样的温州第二代管理者创业的信心和希望!希望“留置针”引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将不再是民营企业沉重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