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永恒数码科技产品图
创业难 守业更难
真干起来了,他才知道创业有多么难,租房、聘人、办执照……一切的法律和非法律的手续一件也不能少,就这样,日照永恒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陈为江的奔走中成立了。但是面对技术,陈为江却一窍不通。企业面临着缺设备缺技术缺资金的窘迫局面。
创业跟蹲机关完全是两码事,机关的事可松可紧,可急可缓,但干企业却没有缓,也没有人代你执行,每一个环节都得自己动手。面对着成本极高的韩国设备,陈为江运用拿来主义加实用主义,边干边学边动脑筋,不断改进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虽然走了很多的弯路,但是最终依靠自己的智慧,基本上解决了公司的设备和技术问题。
然而,长期的国家干部生活,使得陈为江每天的工作仍然是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坐等顾客上门。一个多月时间,一张名片没做,一分钱没挣,房租、水电、电话、工资、税费,就得花出去四五千元。
陈为江心里发毛了,他也病倒了,他似乎刚刚想起,有了好产品,又能卖出去才行。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把产品卖出去,如何打开市场搞好营销。没有客人上门,是因为没有人知道金属名片,要让人知道,就得做广告,可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到电视台报社一问,真是惊出他一身冷汗,做一次广告最便宜的每天起码得五千元。真实应了那句古话“没钱难倒英雄汉”他口袋里没钱啊!这个时候陈为江几乎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真正体会到“创业难守业更难”。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陈为江无计可施,以至于急得生了病。一位朋友前去探视,并要求为他制作两盒金属名片,也就是这两盒名片,成为陈为江经商生涯的转折点。
朋友拿到名片之后,打电话来,说给他们单位再做十盒名片。第四天,第五天,朋友的朋友纷纷打来电话,要按照朋友的样式做金属名片。陈为江顿时豁然开朗,名片送出去给别人,不就等于做了广告吗?道理一想通,陈为江就天天去拜访朋友,见面第一件事就是送名片。第二个月,陈为江送出去29盒名片,成本800多元,而这个月他制作的名片300多盒,销售收入4万多元。
陈为江的金属名片成为了一张活广告,因为金属的坚硬和光泽,它成为了一种名誉与地位,财富与金钱的象征。它迎合了人们追求时尚新潮、高档豪华、与众不同的心理需求,体现了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实力。又因为他的独占性、唯一性和垄断性,陈为江和他的金属名片很快在日照市取得了成功。
取得了初步成功,陈为江非常高兴,可离他的目标还很远很远,日照只是他全国市场的一个试点,接下来该怎么走,要向全国扩张,怎样扩张,用什么方法扩张?资金从哪里来?管理人员又从哪里来?
一天,陈为江偶尔翻看一本经济期刊,讲投资创业,有大量的信息与项目,曾经的报社编辑经历如今派上了用场,陈为江顺手将金属名片制作技术写成了一篇小稿寄给了这家杂志。没多久,这篇稿子居然被刊发了出来,而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陆续有人打电话来要学技术,问加盟费是多少。连锁加盟对于陈为江又是一个新的领域。随后,陈为江又潜心研究起企业管理、连锁加盟。同时也把金属名片的项目分析稿子投向全国的经济报刊。
金属名片的信息在杂志上发表之后,敏感的经济媒体立即对这个项目给予了积极的关注,有的派记者前往采访,有的找陈为江约稿,有的辟出专栏与陈为江合作推广,山东卫视和中央电视台还分别为陈为江作了一起特别的专题报道。短短一年时间,全国就有近50家媒体对金属名片作过宣传、报道,陈为江和他的金属名片一时之间名声大震,加盟者络绎不绝。
凭着热情、真诚,陈为江的小小名片加盟人气不断,一年的时间,共有近300家加盟。为了保证每一个加盟商都能把生意做起来,陈为江还抽空到全国走了一圈,一家一家地调查了解,帮助经销商分析市场、指导技术。
为了扩大公司运营范围,总投资近八百万元的中韩合企日照永恒金属名片材料厂已于2004年6月正式运营。标准化的金属名片材料一体生产线,年产永恒牌金属名片近1.2亿张,掀开了陈为江和他的日照永恒数码新的篇章。
接下来,陈为江改进金属名片制作工艺和制作设备,把工艺设备整体上拉高了一个层次,因此他有了金属名片第二代产品,这一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国家立刻授予他发明专利。
在接下来,公司又投资600多万元建起国内第一家专业化热转印金属板生产线,每天产量达七千多平方米,同时建起镭射金银雕花广告材料生产线,每天生产这种最新的广告材料八千多平方米,至此,日照永恒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基本在材料和设备上实现了开发、生产、制作、销售一条龙的整套服务。
如今,陈为江的公司已经发展到了百余人,再也不需要靠他亲力亲为,现在的陈为江以发展的眼光、站在战略的高度,开始为公司的长久发展而考虑和计划着。受过曾经走弯路的苦,为了公司能够不断创新,他专门聘请了六名教授组成研究所。在技术和经营方面,专门聘请了几个年轻人,而陈为江现在更多的工作是走访市场,了解加盟者的需求,把成功加盟者的经验在所有加盟者中广泛宣传和推广,成为加盟者沟通的桥梁。
采访的最后,陈为江感叹:机会对所有人是平等的,关键是您能否善于发现机会及时抓住机会,并且勇于发挥机会,利用机会。回想起过去,成功来之不易,功不可没的是20多年军旅生涯锻炼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10余年银行管理职位的经历,而曾经的“众叛亲离”,孤军奋战跑市场……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都将成为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这就是坚韧不拔、永不言弃、敢于挑战、善于创新的山东汉子——陈为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