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析说,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是有优势的,但渐渐地香港本地资源开始面临挑战。香港企业不得不面对现实,拓宽更广阔的市场,融入到祖国大陆。与此同时,内地经济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企业可以把先进的管理、技术带到内地,实现两地资源的互换与融合,双方都得到有益长足地发展。
现在李庆裕的工作重心逐渐放在北京。他有个特别的希望,就是让他的三个小孩在北京读几年书,再回到香港上学。
刘明 搭建CEPA的商务桥梁
鑫海智桥集团总裁,在内地建立首家CEPA商品卖场——水牛城CEPA香港城。
刘明虽然人过中年,但仍然激情依旧,是商业圈里的“老江湖”了,无论是国家商业政策还是商业潜规则,他都了然于心。8年前,刘明创立了“鑫海智桥”这家管理诊断式顾问服务集团,致力于中港之间的经贸往来,他的“智桥”就是想搭建一个北京与香港之间的商务桥梁。
2004年,CEPA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正式实施不久,刘明就注意到了以免税商品为主的“香港商品直通车”所带来的商机。2004年初,他在天津成立了水牛城CEPA香港城,这是华北地区惟一一家CEPA卖场,刘明终于做了一个人吃螃蟹的人。
但“螃蟹”的并没有那么容易吃,尽管刘明引进香港先进的管理机制来经营CEPA主题商场,而水牛城一直存在着“水土不服”的毛病。刘明并没有因此放弃CEPA,思路反而变得更加广阔。他认为CEPA不光是把香港企业带到内地,也可以把内地企业带到香港。因此,他又在香港开了一家中国城,打造“永不落幕”的港交会,为更多的内地厂商寻觅出更多的海外出口机会。
刘明一个更大的计划正在作前期的筹划,就是在“北京掀起CEPA购物时尚”。
梁婉珍 在北京得到的比在香港多
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J北京 有限公司助理董事,来北京已经有17个年头。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4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