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峪村村民:“人家没有收的,6角钱一斤也得卖。咱们摘下去就坏了,是不是。摘下来不卖就烂了,多少钱也得卖。”
泉水峪村村民:“不能让桃软了,6角钱一斤卖也是钱啊。也比烂了卖两角钱一斤强。”
精明的商贩与果农打起了心理战,很快桃子的价格就跌入了谷底。泉水峪村党支部书记范来成家的桃子也不例外。眼看着一年下来,来了个赔本赚吆喝,老范寝食难安。找来邻居杜永生商量对策。琢磨来琢磨去,老杜家中的两亩苹果树吸引了他们,苹果都时兴套袋贴画,在果实上晒出图案增加销路。桃子能不能也来个照葫芦画瓢呢?
北京市平谷区泉水峪村党支部书记 范来成:“套苹果的这种方法不行,另外利用一种小胶条粘的方法,还不行。它粘不住,粘不牢,套出这个字真实度不够。
桃子表面有桃毛,苹果帖字的方法肯定行不通。最后还是杜永生想出了办法,把印着花的塑料袋套在了桃子上。大家都觉得这方法好,纷纷效仿。谁想到这下可是害苦了大伙。
泉水峪村村民 陈晓英:“它这个如果太阳直射,气温特别高的情况下,因为它这颜色黑的有点聚光。它里面蒸汽出不去就容易烂了,给它烤熟了那种。”
虽然范来成和杜永生每天都扎在果园里,研究太阳的光照。可效果却并不理想。
北京市平谷区泉水峪村党支部书记 范来成:“最初的时候成功率低,20%到30%。那时候成功率比较低。”
虽然只有20、30%成功,可贴了图的新型桃被村民们套上了礼品包装,发到了各个超市,每盒的售价199元,这桃子的身价陡增了五、六倍。
泉水峪村村民 杨立国:“这个市场上很少见,拿出一个这个桃,谁看着谁新鲜。”
出奇制胜,卖了个高价。可大家年底一算帐,刨去损失的桃子,并没有赚多少钱,为了找到更好的方法,范来成和杜永生又绞尽脑汁琢磨起了新花样。
北京市平谷区泉水峪村党支部书记 范来成:“福禄寿喜,寿为先。这个桃就是寿的象征,所以说我们想把它,打造成像寿星佬一样的图形来。就更能体现出桃的文化内涵。”
怎么才能把个圆形的桃子做成寿星佬的形状,老范琢磨了三天,听说曾经有人有用磨具做出过怪模样的蔬菜,就专门跑到加工磨具的工厂打听行情。可一问着实让他吓了一跳,光磨具的设计费就要好几万。
回到村里老范跟大伙一商量,干脆开办个合作社。统一起来,集体出资定购磨具。试验还是从杜永生家的桃园开始。
泉水峪村村民 杜永生:“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选用这塑料,这个是用咱们国产的聚乙烯。做出来的壳子,桃生长的力很大,就把这壳撑变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