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眼看着别人的三层楼一幢幢拔地而起,望着自家两间破平房,27岁的阮小明心里很不平静,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当时台州已经有不少缝纫机厂以及一些配套小作坊,阮小明决定弃农经商。家里人强烈反对,向来朴实的妻子阮春飞站了出来:“想到就去做吧,万一破产我们一起还,大不了再去广州补鞋。”
嫁给阮小明之前,阮春飞跟着亲戚在广州街上补鞋,她出身虽然贫苦,眼光却不短浅,知道要改变生活,靠眼前那几亩地是不行的。在她的支持下,阮小明义无返顾地踏上了创业路。
创业总是艰辛的,但有了家人的支持和信任,很多困难回想起来也是开心的。阮小明夫妻俩借了2000元,买了台机器开始生产土缝纫机,白天跟师傅学技术,晚上一起把买来的旧缝纫机零件标上号,一个个拆下来再装回去,碰到问题白天再问师傅。
产品做出来了,销售却是大问题,阮小明就想去西北。从来没出过远门,临行前,妻子把他穿的旧军装拍拍直:“家里不用担心,由我照顾。”回想起来,每次临行前妻子的这句话总让阮小明感觉踏实。“没有后顾之忧,前面再难我也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