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孟:本身这个行业我就不想让你干,结果你又干到今天这种地步,寻思寻思钱也搭上了,连家里的资产也搭进去,所以说非常想不通这件事情。
尽管父亲气愤不已,但是,看到经受打击的儿子心情如此低落,父亲心理也非常心酸,这次父亲没有对儿子大打出手。
李克孟:这个急于想当老板的心情,结果钱没挣到,赔了不少,你再把他逼出病来,他是你的儿子,你不能说太那什么他,后来商量以后,决定卖卖吧,你得解决燃眉之急这件事情,就把那房子低价就卖了,没有办法,现在说实在的,到现在这个房价来讲,亏大了,亏一倍的价钱。
主持人:房子卖了,李文军又有钱养狐狸了,此时,父亲平时来养殖场的时间更少了,因为他已经伤透了心,只有养狐狸出现问题的时候,李文军让妻子给父亲打电话,父亲才会来。可是,一年之后,父亲却经常来到李文军的狐狸养殖场,而且每次来都面带笑容。到底是什么让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2004年8月,李文军和韩芳在简陋的新房里结婚了。刚刚新婚不久的李文军凭借着外语优势,争取到了东北林业大学组织的去芬兰参观学习的机会。听说儿子去芬兰参观养殖场,父亲心想,我搞了十多年的狐狸养殖,都没搞出什么名堂,你小子去芬兰能搞出什么名堂。带着父亲对自己的怀疑,李文军来到了芬兰。
李文军:看了之后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就是说见识到了真正的先进的饲养是一个什么样的。
就是说从软件、硬件上,将来到底要怎么走,心里有了一些方向了,看到人家国外的狐狸养的,和中国没法比,我们根本跟人家不是一个级别上的。
回到国内之后,李文军提出了一个养殖户从没听说过的养殖理念--淘汰制。就是淘汰掉品种不好的狐狸,优化品种。好好的狐狸要淘汰掉,这让父亲十分不解。
李克孟:挺好的狐狸,钱花几百上千块钱买来的东西,你说淘汰,把它杀掉了,所以这个理念在中国这个养殖业里面很难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