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国企安定的生活,和几个大学同学一起选择了自我创业,三次创业失败三次站起来,最惨的一次亏损上千万,家里房产均被变卖,还背着一身债。最后,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诚信“咸鱼翻身”。
如今第四次创业成功的刘国和感慨良多,他想告诉想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一句话:不熟悉的领域不要做,做人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购买原始股赔了17万
1986,刘国和从厦门大学计统系毕业,被分配到沈阳变压器厂工作。在国企呆了4年,因为有名牌大学的光环,刘国和备受重视,荣誉接踵而来,但心高气傲的刘国和并不满足于国企缺乏激情的生活。1992年,全国上下涌动着下海热潮,刘国和同几个大学生一沟通,得知大家都有创业的想法,于是在厂里迅速辞职,领着大家凑了点钱,开上了冷面店。
开冷面店的同时,刘国和发现当时一些要上市的国企正准备发放原始股,他认准了买原始股将是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所以利用原来在国企积累的人脉,用投冷面店赚的钱购买了大量股权证。没想到,这家公司最后竟然没能上市,所有的原始股成为一堆废纸。这次投资最终以惨败而告终,刘国和为此还背了17万元的债务。
收购油墨厂赔了60万
丧气的话说过以后,刘国和还是不甘心就此沉沦下去,觉得自己在股票投资方面的天赋还没有得到施展。经过朋友介绍,他成功应聘进入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南方证券公司,并做了经理助理。在南方证券的五年,刘国和在股市投资的眼光得到了证明,几个漂亮的大手笔就为公司创造了巨额利润,不仅偿还了之前所欠下的债务,还给父母在城里买了房子,积累了不菲的积蓄。
钱多了,刘国和的心里再一次蠢蠢欲动。他一边在南方证券打工,一边开始私下琢磨自己创业。当时听朋友说一个铁岭的油墨厂项目挺好,如果收购过来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刘国和动了心,几乎未做深入了解便收购了这个油墨厂。但因为分身乏术,又缺乏对这个行业的技术支持,他只好把公司委托给朋友管理,最后,油墨厂不但没赢利,反而还让他赔了6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