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迅雷邹胜龙的成功创业故事分享


cye.com.cn 时间:2010-10-28 21:45:21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张欢 我来说两句

  人的力量

  “坦率地说,迅雷早期的技术并不是特别先进。他们的理念很好,但技术没有现在打磨得这么成熟。”

  周鸿祎也是迅雷投资者,他投的是迅雷的团队和邹的领导力。

  迅雷之前,周看好下载市场,并专门找过做网络蚂蚁的洪以容和网际快车的侯延堂,但是他发现很多中国个人软件制作者的通病——

  “很多中国做个人软件的程序员,都很难沟通。有点用户量之后都觉得自己很牛,觉得自己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想拿点钱,什么建议都听不进去。如果这公司只是缺钱那真太了不起了,因为世界钱多得很。我投你并不是因为我的钱就更了不起,只是我经验比你足,愿意和你唠叨唠叨如何从上百万的用户做到上亿的用户,并且建立一整套商业模式。”

  邹胜龙愿意听周鸿祎的唠叨,他把周比作一个大哥。周评价邹:“邹胜龙毕竟是海归,在美国也有工作经验。说话做事都很正规,不是那么山寨和野路子。最重要的是他很open,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

  在当时的情况下,网际快车的看似不可战胜,被迅雷的“快”干掉了。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下载速度上的优势,产品的口碑效应,让迅雷市场份额迅速上升。

  邹胜龙的解释是,我们当时对比了下和网际快车的差异,列出两百个需要做的事情,但时间不允许我们全做出来再推产品,只能先在速度上做到极致,然后再推出更新版本进行修正。迅雷从1.0升级到5.0,仅仅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在2006年一年间,迅雷5就发布了14个改进版本,平均25天改进1个版本。

  这种“快速推出、快速修正”的模式已经成为今天互联网时代的法则,邹无意中暗合了这种做法。邹胜龙和程浩发现,每当他们推出新的版本,总能有效带动用户量的提升。

  在起飞阶段,邹身上的硅谷DNA成了决胜的武器。从一开始,迅雷就是一个团队,用商业公司的模式在做软件,而他的竞争对手多是个人软件玩家,是极客。

  迅雷起飞的2004年,侯延堂迷上了《魔兽争霸》,网际快车更新停滞,一个无厘头的机会给了迅雷发力的时机。

  当极客无法升级为团队,胜负立判。邹胜龙问过同行、Bitcomet创始人冉宁煜,你怎么一年里都不更新,你干嘛呢?

  冉很尴尬回答,我挺郁闷的,这软件一开始是我一个人写的,很多地方没那么讲究,组建公司后发现不重新编码,程序员没法跟进,我只好带着大家重写了一遍。

  从一开创业,迅雷就以团队和公司的面目出现,程序一开始就是模块化操作。邹胜龙负责公司整体架构以及和投资人沟通,程浩醉心于技术,更偏向内部管理。“读研究生时,程浩晚半年入学,我相当于他的大哥,我们两个人的特点又正好互补。”

  邹胜龙尽管走得晚,但赶上了好时机:2004年开始,中国的网游事业开始全面爆发,客户端动辄上G,如何让用户更快下载成为网游公司首先头疼的难题。

  通过人脉,程浩专门跑到了北京见雷军。在金山的办公室里,雷军找了负责网游的一个副总裁演示迅雷的下载速度。让他吃惊的是迅雷的速度竟然比另一款下载工具快上20倍。程浩说,那天真是走运,因为网络环境特别好。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5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2010金科创业行天下●创投沙龙 ·《创业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挑战赛
·BTV《成长在北京》融资对接报名 ·人大明德女性硕士研修班
·YBC青年创业大讲堂将举行 ·3月25井冈山红色领军之道
·吉林通化3500亩用材林转让或合作 ·《中国教育机构名录》网上订购
·14日董进宇博士北京演讲 ·3月卓越领导力总裁训练营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