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这位中国富豪榜的常客,其财产和涉猎“疆域”时常处在飘忽不定的状态中。2002年,其以24亿资产位列2002年《福布斯内地富豪榜》第12名,此后逐年下降,最后一次上榜是在2010年,以43.5亿资产位列231名。
以徐明核心资产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来看,2005年其资产总额就有三个说法,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得出的数据是104.2亿元,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提供的数据是130亿元,该集团公司对外招聘公开的数据是165亿元。
以徐明“商业帝国”涉足的范围而言,按照其公司介绍,目前实德集团在以化学建材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了化建、家电、体育、保险、石化、汽车和医疗七大产业格局。但如果稍加调查,就会发现,其家电业务深陷成本之苦;保险仍然处在“陪太子读书”的发育阶段;石化和医疗大部分处于政府审批未果的“纸上谈兵”阶段;以大连实德集团瓦房店客车公司为内容的汽车产业已经在2005年被发改委撤消了汽车产品的注册。而令徐明在本世纪初风光一时的化建,其赢利、市场和规模从 2003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萎缩,已被龙头企业甩在了身后;以足球为标志的体育产业,不断爆出甩卖球员、拖欠工资的消息,也已呈强弩之末之势。
让“帝国”最尴尬的数据应该是大连市利税50强排行榜,2000-2005年,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只是在2003年出现在第43位上,其他时期完全是空白,甚 至2005年没有进入该市利税百强。而同为民营企业的大连万达集团公司和大连华农豆业集团公司,2003年以来无论是资产规模、销售收入还是利润,都一直压在实德集团的“头上”。即使大连工业产值百强中,实德集团下属的大连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和大连实德塑料建材有限公司,一直都在20名以外。
然而有媒体经过对徐明和其“商业帝国”大量的调查,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财富故事。唯一的传奇是,当时注册资本只有1.2亿元的大连实德集团,在2001年年初突然得到了一笔高达近40亿元的注资,这才是成就徐明财富传奇的最大转折点。
其后,大连实德的“实业报国”开始被徐明眼花缭乱的资本运营“财技”所取代。甚至在2003年主导产业化学建材走下坡路后,徐明一点也没有放松向金融、石化 甚至能源的资本扩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扩张,无论是投资石化、能源、金融,还是进军足球、铁路、汽车和医疗,都是以声震海内外的豪言开幕,以项目缩水 或查无所有而告终。调查中发现,一些资本运营项目更多是“空中楼阁”,一些项目一直处在停滞状态,甚至一些已经确定的投资,其资金至今迟迟未能到位。
“去年以来,大连实德的资金紧张形势开始从暗处转向明处。”这位在实德干了5年多的知情者一直怀疑实德众多投资的钱从哪里来,“因为很明显,实德主导产业的价 值不可能吸引到那么多动不动上百亿元的投资资金,或者是虚张声势?或者是 飞钱 (过路资金)?”但他认为有一点很明确,实德过度膨胀的多元化,和诸多有 头无尾的投资失败,正在让其资金捉襟见肘。一家与实德同行的龙头企业高管透露了相同的判断,在其与实德近期的合资中发现,实德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实德表现出三个特点:不透明、多元化和资金链紧张。”他说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实德更像是一个私募基金,这几年有点把实业放掉了,转向资本运作,进行了很多金融型的投资,很有当年德隆的味道”。
徐明其人
由大连庄河市往西大约十几公里,便到了徐明的老家吴炉镇,一个典型的辽南山村。
徐家兄弟姊妹四人,出生于1971年4月5日的徐明是老小,G大元(600146)董事长徐斌是老大,比徐明大6岁,中间还有两个姐姐。据邻居们回忆,少时的徐明孤言寡语,“虽然很聪明,但实在看不出日后会成为亿万富翁的架势”。徐明在光华村的村办小学上学,后来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初中就读庄河31中,高中就读于庄河第二中学。在当地,都不算太好的学校。
按照村民们的分析,徐明的经商头脑和商业道路来自家传。其父徐盛家——也就是后来大连大河集团公司、四川大河投资公司以及上海大河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在1980年代初到吴炉镇供销社任职,期间还曾担任当地的黄海机械厂厂长。“脑子聪明,有经济头脑,为人也很和善。”向当地的中年人打听,人们依然对徐盛家的名字印象深刻,当地人至今认为徐盛家后来调往庄河后,黄海机械厂就再也没辉煌过。
1982-1994年,徐盛家在庄河市的红光集团任职,1990年代初,任红光集团党委书记,是红光集团实际掌门人。红光集团是位于庄河市中心区的红光村集体资产。据当地人介绍,徐盛家成为红光村村支书前后,红光村靠卖地积累了很多资金。在徐盛家的主持下,红光村用这些钱办起了很多企业,这些企业在徐的经营下迅速壮大,成为当地著名企业。徐盛家也因此成为庄河颇有威望和实力的人物,获得1998-1999年度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从这样的背景可以看出,徐明并非白纸一张打 拼,他的父亲给他从庄河开始发家做了很好的铺垫。
对于自己的故乡,成为富豪后的徐明没有忘记“德以兴家”,为村里投资修建了一个小学,取名叫实德小学。后来还从自家门口到镇里的公路之间修了一条长约2公里、宽3米左右的“思乡路”,将在思乡路距离徐明家最近的一座小桥,取名为“学子桥”。
1988年8月,徐明进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习。不过据媒体调查,徐明考入的是该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而非该院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正规本科。当然,英雄不问出处,学历代表不了任何问题,只是后来徐明脱颖而出后被演义的“两年跳级完成学业”的“神童”表现,却并非事实。
按照目前市场公开流传的故事,徐明自称其商业经历是从求学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开始的。徐明向媒体介绍,自己从沈阳五爱市场批发一些日用小商品,“坐公共汽车背两个包东西拿到学校来卖,价格翻两倍到三倍。现在想起来可能不太道德,但实际上利润率非常高,都是两三倍的利润”。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