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武汉富二代辞职合伙开办包子铺


cye.com.cn 时间:2013-7-2 10:10:48 来源:武汉晨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四个85后年轻人从大学年代相遇、相识、相知,到满载梦想进入到同一家公司打拼事业,并逐渐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然而,当他们身处高职、手拿高薪时,却毅然集体辞职,合伙在二七路开了一家仅十平米的包子铺。

  家人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让他们的自主创业之初步履维艰。究竟是何原因,让这四个端着“金饭碗”的年轻人放下身段,如此执着地经营包子铺?

  近段时间,有部很火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正是讲述了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知,拥有同样的梦想,最后在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的励志故事。而这样的故事,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他们是“武汉合伙人”的故事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汉口二七北路,走进了这家“蒸好7”包子铺。

  发现包子商机

  “富二代”赴天门拜师决心成为“武汉合伙人”凌晨3点起床蒸包子目标100家连锁包子店

  “我们认识快10年了!”昨天上午10点,27岁的郭立恒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在打扫面台,一脸淡然。

  记者根本看不出眼前这个一脸平静的年轻人,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其父是武汉某大型面粉公司董事长,家族企业身家过亿!

  正是郭立恒最先提出了开包子铺的想法。他说,2005年,他与包子铺的其他3个合伙人程栋、韩俊、袁青尉一起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除了袁青尉来自河南信阳外,包括他在内的其他三人都是武汉本地人,由于性格很合得来,四个小伙子的关系特别好。

  郭立恒说,2008年毕业后,自己便进入了父亲的公司,从事最基层的销售工作。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程栋、韩俊、袁青尉也先后进入该公司,大家一起从事销售工作。经过近五年的辛苦打拼,四个人都升了职,从最初的销售代表做到了不同省份的省区经理,买房买车,月薪过万。

  但是,“目前的早点市场太混乱了……”郭立恒回忆着说,因为几年的基层销售经历,让他跑遍了武汉的各大粮油市场,也结识了不少卖包子卖馒头的老板,早点行业的各种缺陷以及潜在的商机,让他下定了决心,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做出一些“成绩”来。

  “富二代”赴天门拜师

  2012年7月,他率先离开了父亲的公司,离开了其他3个要好的哥们,去了一家职校学习做包子,然后又到了天门,找到一家当地有名的包子店当学徒学手艺。

  “起初家人很反对。”郭立恒坦言,自去年7月份辞职以来,他压力很大。由于公司属家族企业,而当时自己又在公司管理层做出了一番成绩,在外界看来子承父业才是他最好的选择。而自己却偏偏辞职去开包子铺,这不仅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也引起了同事和朋友们的质疑。但是他始终相信自己能摸索出一条路来。

  要开包子铺,首先要自己会做包子。然而,对于一个连菜刀都没有拿过的郭立恒来说,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

  据郭立恒透露,辞职后,他听说天门有个做包子非常有名的师傅,调馅的造诣非常高。于是他便带着行李,登门求教,拜师学做包子。

  据他回忆,学徒期间,他每天凌晨3点准时起床,先是跟着师傅打下手,后来便跟着师傅学和面、揉面、调馅等技术,其间也会主动去尝试不同馅料的调制。两个月下来,他已经能够自己独立做出包子了。

  “在去天门之前,我在职校还呆了两个星期。”郭立恒透露,但后来感觉在职校学不到什么独特的技术,就离开了,去了天门。

  决心成为“武汉合伙人”

  目前,由于袁青尉正在上海的一家有名的包子连锁店学习调馅,所以记者只采访到韩俊和程栋。

  为何舍弃年薪十几万的省区销售经理的工作,毅然跟着郭立恒开包子铺?谈到这个话题时,一旁的韩俊不禁乐了起来。

  “那天估计是喝多了吧!”韩俊调侃道。他说,在去年7月份某天的一次饭局中,郭立恒提出这个创业想法。起初大家都很矛盾,毕竟舍弃高职和高薪去经营一家包子铺,心里根本没有底,更谈不上开连锁店了。

  韩俊回忆,虽然那天4个人都喝醉了,也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但是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决定:辞职!支持郭立恒的想法!

  今年3月,郭立恒再次召集大家商议开包子铺的事情。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时的程栋、韩俊、袁青尉三人已经由最初的观望者,开始正式转变为郭立恒的“合伙人”。

  “我们彼此都太了解了。”程栋告诉记者,多年的感情让他们配合很默契。由于自己是本地人,对武汉三镇比较熟悉,所以门面选址就交予他负责;而善于与人打交道的韩俊则负责大师傅的招聘。

  做包子的师傅可谓是店里的核心竞争力,除了通过网络,韩俊还四处打听,跑到门店和人闲聊,套取店里师傅的信息情况;而产品方面,则交给了袁青尉,由于之前的工作经历,袁对武汉各大粮油市场十分熟悉,并拥有很多老客户,借此资源希望拿到最精良实惠的进货。郭立恒本人在兼顾门面和师傅招聘的同时,还要为门店开张跑下各种手续和证照。

  凌晨3点起床蒸包子

  5月25日,准备已久的“蒸好7”包子铺正式在二七北路开张营业,四个戴红帽、系红围裙的小伙子热情地招呼他们的首批“客人”四周的街坊邻居们。

  “味道非常不错,人也好。”当地居民周爹爹告诉记者,包子铺开张以来生意异常火爆,每天买包子的人都会排很长的队。周爹爹说,他几乎每天都在此过早,四个小伙子热情的服务让他感到很亲切。

  对此,郭立恒说,为了让街坊们能够每天早上准时吃到包子,他们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3点半就开始准备馅料,4点发酵、上锅蒸,清晨5点多便能有热气腾腾的新鲜包子出锅。

  “四个人轮流上啊!”郭立恒告诉记者,除了专门请来的面点师傅外,他们四个人则轮岗在店里当小工,甚至包括做收银。

  据郭立恒透露,由于每天耳濡目染,他们无论从和面、压面,还是到发面、成形到蒸制,均能够独立完成。

  “在家时,四个人没做过家务。一开始切菜都难,慢慢地四个人全都学会技术活包包子。”微博网友@武汉明玲将这个四个大男生的故事发到了微博上,引来网友一片赞赏声。

  连房东焦婆婆也说,“他们真的蛮能吃苦,真是让我改变了对现在年轻人的看法。”


  目标100家连锁包子店

  为了给街坊提供更美味放心的食品,郭立恒等人在原料的进货方面格外讲究。

  “每天会进新鲜的品牌鲜肉。”韩俊说,自开张以来,他们一直坚持买十几元一斤的新鲜肉,用于调馅的油也都是优秀品牌的。

  负责面点的倪师傅透露,入行这么多年来,从来没见过这样实实在在的老板。

  倪师傅坦言,一般情况下,若只算原材料成本,一个牛肉包子的毛利润可以达到50%,而他们包子铺一个牛肉包子的毛利润却不足20%。

  如此计算,自开张一个月以来,虽然有近5万元的营业额,但分摊给高昂的原料成本和财务管理成本后,基本是所剩无几。

  郭立恒坦言,这家店算是实验店,盈利是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家店形成口碑,确立规范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等标准,也将形成书面化的流程文件,便于开连锁店。

  郭立恒表示,将继续扩张“蒸好7”版图,规划将于年底前再增2~3家新店,在未来的三年里,争取在武汉三镇形成100家连锁店的规模。

  昨天下午,韩俊(左)和郭立恒在包子铺忙乎着。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