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有3方面的变化利好民营企业投资。分别为,反腐、对央企适度地控制、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受到一定限制。
刘永好认为,八项规定要反腐倡廉,这对民营经济很好,降低了成本。他指出,以前到哪儿做事险要送一包烟、一条烟、一瓶酒、一箱酒,后面又麻烦了,现在全部都不要了,国家反腐的八项规定使得,少吃了不少饭,鱼翅都不吃了,对人也是好。
在演讲中,刘永好以5个故事串联起了他的创业生涯,而且,每一个故事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境遇,非常值得思考与借鉴。下面,就是5个具体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傻子瓜子”与胎死腹中的“刘氏音箱”
刘永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块儿讨论一下重建改革的逻辑,谈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和我们面临的新机会。我想重建改革的逻辑,逻辑是什么呢?我从几个小故事来讲,可能当年改革刚刚开始或者没有开始的时候,有一次中央政治局讨论开会,讨论动不动年广久的“傻子瓜子”,那个时候他赚了100多万。而小平讲先不要动,看看吧,不碍大局的。小平的看一看有了我们民营经济的机会。就这个“看一看”才有了以后的试一试,才有了以后有益的补充,才有了以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才有了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的重要的基础地位。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民营经济已经有非常明确的定位了,叫做“重要的组成部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发展”等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要进一步市场化,而市场化是与民营经济连接在一块儿的,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可能只能是空中楼阁,市场化和民营经济是正相关的。刚才讲到当年的年光久,其实在差不多的同一个时间我们希望的几个兄弟想做一点事情,我们是无线电的发烧友,文革的时候我们想听收音机,我们村上有一个小伙子喜欢听收音机,花几块钱让我们帮他装了收音机,结果这个小子听到了台湾的电台,台湾的电台让他写一封信做什么事,他傻乎乎地写了一封信,结果就被抓起来判刑了,最后死在监狱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装个收音机他就死在监狱里面了。那时候是不讲市场的,那时有一个说法叫做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我们都是经历过来的。一直到了小平同志的允许看一看,不要动它。当年80年中的时候,我与我们几个兄弟,那个时候我们喜欢装收音机,我们有一个音响很大,声音很好,我的很多同学和老师朋友都希望我们帮他装,我装了几太装不过来的,大家都特别地满意,花钱也不多。后来我想为什么不把它做一个产品呢?那时候生产队可以做一些生意的,我记得我在生产队的时候还跟我们的队长一块儿出去炒爆米花,也赚了不少钱。我们出去几个月就赚了生产队一半的收入,大概是70年代的时候。我想既然爆米花可以,炒收音机也可以吧。我们就把生产队的库房腾出来,自己就开始干了,我们把音响设计出来样机也装出来了,声音挺大也挺好,他们很高兴。但后面队长一想不对,这个问题得问问我们大队书记。大队书记说这个太复杂了,你问公社书记。结果我们用大车把音响拉到公社,书记出来看了一下说什么那么热闹,书记说那是什么东西,我们说是音响,我们要装音响,我们生产队要装音响。他沉默了几分钟说“走资本主义道路坚决不行”,哪有生产队跟人搞音响的,坚决不行。这个事我们心中燃烧着创业的火焰就被扑灭了,那是80年的年中。
假设那个时候我们公社的书记支持我们,就有两种可能了,第一,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的时候不是傻子瓜子该不该动不动的问题,而是刘氏音响该不该动的问题了。不然的话,可能现在的TCL、海尔他们里面或许就有刘氏电器了了,我们丢掉了一个机会。
第二个故事:利用政策养鹌鹑养了全世界第一
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正相关的。但以后开始了有农村专业户,我们再次以专业户的名义找到公社书记、县委书记,县委书记说现在科技兴农知识分子要帮助带10个专业户,我们就带着这样的任务下乡创业的,城里面不让搞我们到农村去。从82年6月份到今年31年了,这31年来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来,我们养鹌鹑养了全世界第一,我们做饲料做到了全中国第一,很快就是世界第一了。我们养鸡、猪、鸭鹅,我们是世界上超过1/5的肉的产品。这样做得益于国家市场化的进程,也得益于国家对民营经济逐步的认同、重视和肯定。刚才讲,从“不动”到“试一试”,到“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到今天的“毫不动摇”。我觉得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逻辑,是和国家改革正相关的。我们这批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中国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今天中国民营经济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了,它已经解决了差不多80%的就业,提供了60%-70%的产品,和上交了超过60%的税收。今天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单单是解决就业、提供税收,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改革的进程。推动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而大家欣喜地看到,三中全会再次地提出了市场化的概念,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的格局。我觉得这就非常地好。
我们今天在讨论改革的逻辑是什么?市场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我们民营经济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呢?前几天我们在一块儿聊天和讨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第一,八项规定要反腐倡廉,大家觉得特别好,以前到哪儿做事先要送一包烟、一条烟、一瓶酒、一箱酒,现在全部都不不要了,好不好?对民营经济很好,降低了成本。由于反腐,权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我觉得非常好。第二,对央企实事求是要适度地控制边界,不是没边界不是央企有钱什么都可以做,受一定的限制。
第三,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说地方政府什么都干。另外一方面以前大量的外来投资、外国投资者现在已经趋于弱化了,外来投资的比重和格局已经弱化了。我们看一看以前中国投资的来源主要是哪里?央企、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权贵人士还有外资投资者,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控制或者是有所弱化,或者是有所边界。而另外一个主体就是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现在这种格局下没有被弱化、没有受限制,也没有边界。只要你按照法律的框架,是市场的行为都是可以的,而且放开搞活减少限制,这就是一个新的格局。原来是五个主体,央企、地方平台、外资、权贵、民企,前四个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民营企业不但没有受到限制反而受到了大量的鼓励,这就是新的格局。当这个新格局机会来到的时候,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们准备好了吗?
在新的格局下,国家经济还要发展还要投资,经济还要前行还要按市场的规则去做,靠谁?我觉得民营经济是个主要的依靠对象之一,民营经济将会以国有企业和其他的所有制的企业一道,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我想这或许就是改革的逻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