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包装精美容易吸引学校注意
“在同学眼里,我是个好朋友;在老师看来,我是个好学生,优秀的班干部;在家长眼里,我是个懂事的乖孩子。”诸如此类夸奖自己的话,在简历 中使用频率最高。
在一本简历中,季女士将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点滴都收纳其中,厚达136页,她说这是对孩子的一种重新认识。
除了表达优点,简历中还提要求、表决心,“一定遵守学校纪律,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名牌高中。”“活泼、积极向上、诚信、好学”,这些老师的评语,被孩子们转述到了简历中,除了介绍自己全面发展,还希望学校在分班时给予照顾,进入快班。
这些话,成人腔十分明显,不知是孩子们习惯了老师和家长的评语,还是家长代劳的结果。
也有学生家长说,简历是择校的名片,是对孩子的包装,做得精美些,容易给招生老师好的印象,吸引学校的注意。他们给好几所学校投递了简历,毕竟好的民办初中招生名额有限。
学校
更看重学生综合素质
温州多数初中老师认为,没必要过多在简历上下工夫,学校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好的民办学校负责人说,学校拿到材料后,直接看学生成绩如何,到底得过哪些奖,分量重不重,每个学校都有“硬指标”,达不到条件的,简历再精美都没用。
学校主张学生简历尽量简约,关键内容一目了然,“关键还在面试,老师会观察孩子排队时间长了有没有耐性,懂不懂礼貌等。”
也有老师理解家长的苦衷,毕竟好的教育资源目前还十分有限,所幸,这么做的小学生还不算多。
据了解,在武汉、南京都曾出现Cye.com.cn类似现象。毕业前一个月,就进入了投递材料的高峰期。有家长还花钱为孩子发表文章,然后装入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