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难免稀里糊涂
2004年5月,“译云国际”接到了一份8000美元的业务。正在读大四的陈弋桃,学生气十足,未向客户收取任何订金或预付款,就把工作做了起来。没想到,对方后来竟然打算赖账。
事发之时,陈弋桃不在上海。为此,她的好友替她去讨账,第二天凌晨5点就出了门,结果一分钱也没要回来。这下陈弋桃害怕了,因为这单业务将需要向译员支付几万元报酬,如果真的收不到钱,公司将面临倒闭。
陈弋桃一边着急,一边硬撑着。临近毕业的她,这时已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有了就业签约意向,薪水自然比“译云国际”还高。可一想到“译云国际”已经招了两名员工,如果公司倒闭,两人就会失业,于心不忍的陈弋桃,终究迈不动离开的脚步。
也许是吉人自有天助,这笔钱后来还是要回来了。
不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一次,陈弋桃从奥地利驻上海领事馆拉到一单业务,工作正在紧张筹备当中,原先确定的一个兼职译员突然说不干了。硬着头皮,陈弋桃找到领事馆方面商量调换译员,得到的答复是:以后不会考虑再与你们合作,因为你们的态度令人失望。
陈弋桃着急了,赶紧给奥地利领事馆的联系人写了一封英文邮件,言辞诚恳:“很希望您能念在‘译云国际’一直以来为您服务都不错的份上,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