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养鸡场已经上了规模,算个中型养鸡场,现在存栏蛋鸡5000多只,繁育小鸡有2000多只,这都是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如今,在俺俩的带动下,周边村少说也有几十家想跟着俺学养鸡的……”唐静云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把握养殖技术与市场信息,窦军旗、唐静云夫妻加大科技投资,花费近万元购置了电脑并实现了宽带上网,通过网上浏览信息,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系统掌握了鸡病防治、饲料调配、鸡舍管理知识以及网上发布销售信息,成为当地首家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新型养殖场。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养殖场效益不错,不仅还清了所有的贷款,固定资产也达到了20多万元。下一步准备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窦军旗说。
2008年春,窦军旗夫妻在致力于发展养殖经济的同时,尝试走种、养结合之路,引进种植“天演杨”优质树种近3000株,在全镇建起了第一“天演杨”经济林试验基地。杨树净化、美化环境,成为养殖场的天然绿色屏障,鸡粪是杨树的有机肥源,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他们饲养的土鸡和鸡蛋被誉为“绿色食品”俏销城乡,广受消费者青睐。回想起当年外出打工的经历,品尝着创业的成果,唐静云感慨万千。
昔日的“南飞雁”变成了今朝的“金凤凰”。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养殖业蓬勃兴起,全村有100多位农民工返乡投资创业。憨厚老实的小两口成了当地人们的学习榜样和师傅。
(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 宋同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