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宝只记得那位台湾老板说:"我不管你怎么做产品,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交货及时,我就会买你的货。"正是这句话让郭大宝看到希望。郭大宝和朋友合伙的企业是深圳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起初他们买别人的产品,再卖给台湾老板,由于量小,卖价并不比别人低多少,台湾老板还是买了他们的货。与这家台湾大企业做成生意为群博带来了信誉。群博实业和一些小规模企业谈生意时,对方一听说那家台资大厂都是群博的客户,也就跟着订了货。第一个月,郭大宝们就赚了1万元,接下来三个月价格控制Cye.com.cn得不好又赔了。接连三个月每月赔8000元。朋友有点想撤资,郭大宝问大舅子借了3万元继续干。三个月后生意开始好转。郭大宝正式买了设备,在公明镇租了厂房大干起来。三位朋友也各自明确了股份,郭大宝是第二大股东。如今,群博实业已经是业内较大的鞋模供货商,每月鞋模订单达30至40万元。
第一个项目的成功使郭大宝悟出两点,第一,所有的购货商都不会满足只从一家供应商处拿货,因为这样不仅有风险,也容易被对方掌控;第二,小商船要敢碰巡洋舰。郭大宝认为,如果小企业一开始就能和大客户做成生意,不仅生意稳定了,而且技术质量等起点较高,另外,小企业一开始主攻一个大客户也更容易集中人力物力提高效率,更有利于做大。
一个项目亏损了20多万
在鞋模产品上了轨道时,郭大宝又看上了另一个和鞋相关的产品---鞋撑。郭大宝想,都是鞋上用的配件,也是同一个购货企业,上这个产品应该不会很难。没想到做鞋撑赔了20多万元。
郭大宝说,别看同是鞋上用的东西,由于鞋撑行业已相当成熟,后来者根本无成本优势。郭大宝发现自己的每个鞋撑材料的进货价比人家的成品价还贵了1分钱。这个项目的失败让郭大宝悟到,进入一个很成熟的行业,除非第一有经济实力赔得起,在赔中积累经验;第二,有新技术或新工艺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否则最好不要盲目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