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温州人
2001年之后,埋头苦干的温州人再次引起了国人的注意,注意源于相继出现的炒房团、炒煤团,经济学家惊呼,温州人正在进行从实业经营向资本运作的过渡。
此时的温州人,已经将一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做到了极致。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商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全球每十双皮鞋中就有一双是温州生产的……据调查,2005年温州人在国内投资、经商、办实业的为175万人,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累计投资额高达1760亿元,创办工业企业1.88万家,创办商品交易市场240个。温州人在温州以外地区所创造的生产总值,要大大超过温州本土的GDP。
温州人会赚钱,温州民间自然集聚了大量资本,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温州全市银行存款余额高达1800多亿元,同时,据有关机构调查分析,温州居民手头还握有1000亿元左右的现金。这两个数字相加就是2800多亿元,而其中大多数是属于个人和民营企业的。咋舌的财富,同时也是躁动的资本。
资本追逐利益的天性,驱赶着温州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资本纵横捭阖,炒房团、炒煤团不过只是温州人向产业投资领域跨升的一个现象,可以预见,消费升级、资源及供给短缺等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领域,都将是温州人的新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