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中国创新中心在上海成立,近70位商界领袖、知名学者和媒体朋友齐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园参加成立仪式。
据悉,中欧中国创新中心以"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为指导战略,旨在建设成为中国创新研究的核心基地以及在华企业交流互动的高端平台。创新中心将广泛开展应用研究与外展方案,努力推动学术思想发展、积极影响商业实践,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进行创新的研究。
中欧国际商务学教授马科恩对媒体表示,目前中国的创新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拥有很好的创新优势--国内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空间非常大、各级政府对企业创新又给予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但同时,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才刚刚起步。
面对创新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马科恩教授指出,中心重点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而创新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新产品开发,这个新产品的开发的创新是大部分的创新。第二个创新是一个流程的创新,是一些产品包括一些服务在流程上的创新。第三个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个是一个公司对整个商业模式的一个改进,通过这个改进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中欧的创新中心不只是在产品创新这方面,中心将从这三个方面整合来去看的。
马科恩教授认为:"中国企业被普遍认为缺乏创新。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说到创新企业,大家最先想到的会是产品创新,例如苹果公司。目前,中国公司的确还没有像苹果一样在个人消费品领域的重大创新。但在一些其他领域的创新,中国企业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对现有技术和商业模式进行有效改进。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新使其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为其他企业未来实施重大创新打下了扎实基础。"
据中欧管理学教授叶恩华(Dr. George Yip)介绍,创新中心团队将包括中欧的资深教授和研究人员,并会邀请一些中欧之外的优秀学者加入其中。"将来我们的研究成果将用白皮书或者出版物、论坛、研讨会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分享。" 叶恩华说:"中心还将在研究方式上努力创新。我们将携手企业赞助商共同开展研究工作。比如公司可以派遣年轻的'高潜质'高管(HiPo),以兼职身份和我们组成项目团队一起开展研究。"
据了解,创新中心得到了飞利浦、阿克苏诺贝尔、壳牌和帝斯曼四家荷兰企业的资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