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重庆网讯(记者 周伟华 陈茂霖)今日,重庆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协会成立大会在江津区江州大酒店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并安排部署了2012年主要工作。
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纲有,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马奇昌,江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祖明,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助理朱建,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王荣佐出席了本次大会。
大会由万州分水小企业创业基地负责人王明高主持,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马奇昌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据介绍, 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主要落脚在乡、镇、村一级,利用闲置厂房,如乡村学校楼房、粮站空房、企业改制和搬迁余房、乡镇合并后多余办公房等国有资产,让中小企业再利用,变废为宝。各地区以本地资源为依托,统筹本地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产业和企业,创建小企业创业基地,就可以改变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旧的农村工业发展模式。
众多的工业企业在向小企业创业基地集中的过程也促进了小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吃、住、行、购、娱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缩小了城乡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我市涌现出了九龙坡海龙、江津先锋、万州分水、涪陵珍溪、沙坪坝茅山峡、酉阳小坝等一批规模较大、带动性强、拥有较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小企业创业基地。
“2004年开始,重庆就在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马奇昌说,从2005年重庆每年都将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八大“民心工程”加以推动,近年又将其作为“民生十条”50项实事的考核内容。重庆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协会的成立,既是我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提升我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形象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马奇昌指出,协会成立后要坚持做好“三个服务”:一是坚持为会员服务,把为会员服务作为核心任务。作为协会,离开了会员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因此,为会员服务,“会员事情无小事”就是协会的根本宗旨。要按照协会章程,发挥协会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调解纠纷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管理作用,做好跟踪服务,为会员单位排忧解难,让会员有“归属感”。
二是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把为经济发展服务作为根本要求。协会要认真履行职能,严格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重庆市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之间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互相探讨,遵纪守法,形成合力,共同提高的平台。
三是坚持为创业者服务,回乡青年,回乡农民,回乡大学生,回乡军人,外来投资者,是创业的主体。协会要主动关心他们,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资源利用起来,让他们在创业基地上有“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协会要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从微企做起。
马奇昌表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是支持公众创业、扩大百姓就业的具体举措;是促进城乡统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富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有序引导小企业集聚、为全民创业提供载体,带动职工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目前重庆已成功创建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129个,其中“一圈”85个,渝东北32个,渝东南12个。预计今年底全市所有小企业创业基地入驻企业可达到5500户;解决就业近30万人(其中农民工2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64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