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心得→新闻
    


创业路上没有“退伍兵”


cye.com.cn 时间:2006-8-2 19:15:26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部队,把他们培养成为铁骨铮铮的硬汉,他们有坚强的意志,有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离开了部队,他们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优良品格,在各个领域展现着他们特有的风采。在大山深处开出一片广阔天地的吴国汉,甘做公仆的金建平,走向世界的陆英明。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退伍军人永不褪色的一面,不仅勇敢,同样也充满着智慧。

  不怕吃苦不断创新

  兰国 本报记者李晚成

  人物档案:金建平,丰城市隍城镇上城村委会主任。1987年从空军某部退伍回乡,办过榨菜厂、开发过黄栀子生产基地,现在负责一家五金制品厂。

  “金建平是我们身边的创业英雄。”提起金建平,上城村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7月底,记者冒着酷暑,来到丰城市东山五金制品厂,一群汉子正在厂房内拉丝、制钉。记者根本没想到,其中一个满脸是汗的中年人,就是该厂负责人金建平。金建平抹着汗水憨厚地笑道:“创业就得吃苦。无论何时,都得保持在部队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啊。”

  1987年金建平从空军某部退伍,回到家乡上城村。

  回乡后,金建平被选为村民兵营长,也和普通农民一样,耕田种地。但此时的他,更多了一层思考。为改变落后的种田方式,他自费到江西农业大学函授。一个偶然机会,金建平了解到种黑大麦前景广阔,在科技部门指导下,他试种黑大麦,产品果然走俏市场,不久,黑大麦在全村推广。黑大麦试种成功,村民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1998年,科技部门又在上城村推广种榨菜,金建平等几名村干部带头种植。当年两亩榨菜田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金建平等人的带动下,上城村家家户户种榨菜。为解决榨菜销售问题,金建平建起了一家榨菜厂,就地收购加工,榨菜迅速成为上城村的支柱产业。

  2000年,金建平被选为村委会主任。这时的他又瞄准了黄栀子中药材基地,他带头承包一片荒山,种植了200多亩黄栀子。如今,在金建平等人的影响下,隍城镇已连片发展3万余亩黄栀子。

  2005年,响应我省全民创业号召,金建平一边种植黄栀子,一边又投资创办了丰城市东山五金制品厂,主要生产钢钉。短短一年,五金制品厂就步入正轨,每月产量达25吨,产品供不应求。金建平自信地说:“不怕吃苦,不断创新,退伍军人在农村创业同样大有作为。”

  扬帆出海永不言弃

  本报记者杨碧玉

  人物档案:陆英明,1995年从空军某部退伍,放弃可安置工作的机会,投资5000元创办了祥兴伟业织造有限公司,把分公司开到了欧洲。

  没有人会想到,在部队获得财务管理大专学历的陆英明,只是为了让更多亲朋好友走出农门、实现就业,毅然放弃安置工作的机会,一头扎进了商海。

  陆英明的创业走的是一条曲折之路,他先后投资冷饮、装潢、仿古建筑、酒楼等等,可都是举步维艰。但他从没想过放弃。

  机遇总是青睐执著的人。1997年在朋友的帮助下,陆英明接下了一个来自国外的订单,生产4万条挂带。初尝了“甜头”,他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开拓海外市场,最让陆英明头痛的是业务人员的缺乏。因为既懂外语又懂国际贸易的业务员太少,陆英明只好又当老总又当推销员。记得当时为了争取一笔来自英国的业务,光是挂带样品,他就反复制作了十几次。凡事亲力亲为,辛苦的程度可想而知。后来,他聘请了7名大学毕业生,专门从事海外市场开拓,可是企业规模小、机制不健全,7名大学生没过多久就走了5个。反思之后,陆英明对公司内部的机制作了适当调整,并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对企业有认同感的营销团队。公司还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在沿海地区设立销售窗口。今年3月底,就在世界杯战火即将点燃之时,他们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了相关产品的需求信息,陆英明迅速抓住商机,以过硬的产品质量、丰富的产品种类和优质的服务,拿下了价值600万元人民币的世界杯挂带订单。

  这些年,陆英明的公司业务量不断扩大。初步统计,一半以上世界500强的企业,还有F1赛车等诸多重要赛事等,都在使用祥兴伟业制造的挂带。

  从国内打拼到国外,从退伍军人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家,陆英明说还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就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数载拼搏不忘乡亲

  革花 文利 本报记者张雪 实习生王琳

  人物档案:吴国汉,42岁,1985年从北京某通讯营退伍还乡。2000年他自主创业,自筹5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江西汉达绿野农业发展公司。

  宜黄县梨溪镇,有一个占地3000多亩的现代农业庄园。提起农场的主人,当地村民竖起了大拇指:他就是退伍军人、江西汉达绿野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吴国汉。

  1985年,依靠在部队学到的通讯技术,退伍回乡的吴国汉承包了梨溪镇有线电视网络业务。600户的客户群完全可以让他过上安稳的日子,但他不安于现状,积极寻找发展机会。他敏锐地意识到:以高新技术、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0年,他不顾家人反对,筹集50万元资金,租了邻村600亩地,注册成立了江西汉达绿野农业发展公司,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当老板并不容易。公司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白天,吴国汉不仅要四处奔走筹集贷款,还要同工人一起开垦、整地、种植;晚上,他挑灯研读,学习现代农业种养和企业管理知识。几年拼搏,公司如今成为拥有3000亩面积的绿野山庄:山上种植了杉树、荷树、池杉等10多种生态林木;山中养殖了鸡、鸭、牛、羊;山下栽种了苗木花卉,挖塘养鱼,形成了以种植扶养殖,以养殖促种植的绿色生态链。目前,庄园已种植生态林500多亩,栽种苗木红枫、樟树等经济林260余亩,种植紫薇、杜鹃、百合等花卉50余亩,饲养特种牲畜东山种羊、肉牛800余头,开挖水域面积25亩放养鱼苗。公司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实现利税50万元。

  吴国汉富裕了不忘众乡亲。自2002年以来,绿野公司与技术人员合作,免费为当地农户先后建立5个果园,9个养殖场,采取“公司+科技+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500多名农民签订订单,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并保证种植的产品以保护价回收,决不让农民吃亏。农户每年平均增加收入500元,实现农户与公司“双促双赢”。公司每年还解决300余名农民的就业,农民在自家土地上打工,不用外出,人均就能增收4000余元。新建的储水量达5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为附近村民解决了近2000亩耕地灌溉难问题,280余户农民不同程度受益。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