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冰参加《赢在中国》看创业心态
2007年5月7日24时,《赢在中国》第二赛季三十六晋级十二强虎符投票结束,赵继爽、董冰、李文按得票数,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第三名。照比赛规则,网络投票排名前两名的选手直接晋级十二强,赵继爽和董冰获得晋级十二强的资格。
5月9日12时30分,排位第三的李文向《赢在中国》项目组反映,董冰在虎符投票过程中与李文和赵继爽有幕后交易。
在央视专门为此录制的特别节目中,三位当事人中只有董冰一人到场接受了现场观众和嘉宾以及评委的提问和点评。现场观众大多对此事持反感甚至鄙视的态度,并且央视把此事定性为商业理性与道德冲突的一场讨论。其实对于很多创业之初的人来说,商业理性与道德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创业者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一般都是很自然地有了自己的选择,真正去考虑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商业社会要复杂的多。《赢在中国》毕竟只是一个创业者竞赛的一个平台,一档节目,对于参加了竞赛的选手来说,就要遵守规则,违反了规则就要淘汰出局,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以把它放在商业大环境的背景下讨论,但是单就这件事情来说,三位当事人所做的事情确实值得“鄙视”。至于商业理性和道德冲突,没有必要多说。我更关注的是创业心态问题。因为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发展,是开始的心态决定的。
本次事件有三位当事人,央视特别节目中,李文和赵继爽没有到场。首先我对董冰的到场表示敬意,不管参加节目录制目的是什么。对于董冰,我从看赢在中国开始就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他的心态是有问题的。董冰的创业项目是电动车修车连锁,目前在苏州开有几家店铺。今年初,由于为一家企业做电池修复项目的策划,我曾专程前往董冰的“AR修车博士”店去了解,“AR修车博士”从店面设计到员工服装做得确实比较不错。但是对他的经营理念和连锁管理方式,我却没有看到在行业中具有什么优势竞争力。更没证实董冰在参加《赢在中国》节目时候所说的经营业绩。这是我当时就不看好董冰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好在现在的董冰能够“以更宽广的胸怀和兄弟企业合作”(董冰博客),希望董冰能够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