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可以先摸索
在硅谷,所有的工程师都想创业。不过和国内的大学生创业不同,很多人把创业当作周六、周日做的一件事,他们的想法是我利用闲暇时间写个创业计划,看能不能融到钱,融到钱就离职去做,如果融不到钱,就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但是,一旦确认了方向,就需要100%全身心的投入,这样才更有机会成功。
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师拿着创业计划去找投资者,他们往往不买账,这些点子也就无疾而终。我在硅谷组建过创业团队,实力非常强,有牛津的博士,有在大公司做了十几年的IT精英,包括我在内六七个人都是做技术的,完全能把任何项目做起来。但我们的很多想法都没有实现,原因就是离市场太远。
我记得一段时间我想做无线互联网的安全维护,想把这个项目拿回国来做。我兴奋地给留在国内的同学打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根本不在意。“你考虑过谁会买你的产品吗?”七八年前,无线互联网只在国内一些酒店中使用,而且这些酒店是要靠这个挣钱的,安全并不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要有无人可用的心理准备
企业之间的竞争,有产品的竞争,团队的竞争。能人是公司一笔很大的财富,但是在创业之初,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
我回国创业的时候,因为资金有限,要求公司一个月花费不能超过五万元,即便不赚钱也可以坚持一年半。但这样一来员工的工资肯定不会高。最初公司只有十个人,每个人平均每月两千块钱,很难招聘到满意的员工。
记得一天下午,我在公司等三个人来面试,从两点等到五点,一个也没有来。打电话过去,人家要么告诉我忘了,要么是有别的事来不了,还有人直接告诉我嫌公司规模小不来了。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这种无人可用的局面很尴尬,但必须要面对。
朋友支持是动力也是压力
我创业的启动资金是凑起来的。当时我自己出了两万美金,我哥哥给了两万美金,还有三个非常好的朋友支持我创业,分别给了我两万美金,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很感谢他们。但是每个月,你看这些钱一点点减少,心情会非常复杂。
当时压力非常大,整天感觉非常躁,以前工作的时候你感觉心里很踏实,明天干什么你想得很清楚。在创业的时候,很多东西抓不住,你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心里很虚,压力非常大。除了工作,创业期间娱乐已经不存在了。家里给你打电话的时候谈的也是工作,我妈每天会在我们网站上数发帖的人数。同学见面时谈论的也是赶集网的状况,无形中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