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供应商
目前,京东库存周转率已经从2008年的12.6天降到11天。促使库存周转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就是供应链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比如,随着规模的增加,京东的销售预测和补货建议准确度不断提高,因此安全库存水平也就随之下降;同时,规模的增加改善了京东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了京东订单的满足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库存。
京东负责数码通信和大家电采销的副总裁王笑松,是供应链采购部分进化的促进者和见证者。2008年初王笑松加入京东时,公司的供应商还仅限于中关村的批发商群体,不少品牌商对京东持抵触态度。到了2009年,抵触者已经没有,只是不少品牌供应商把京东当成线上渠道之一,还没有付出足够热情。王笑松相信,随着规模的增加,京东会获得更多供应商的青睐。
王笑松的前一份工作是在沃尔玛做采购。那时,他和供应商的交道只需要直接谈生意,而现在则要充当B2C渠道模式的宣贯者。比如他要告诉品牌供应商,B2C模式不需要厂家的促销员、不需要进场费,可以为品牌商节省15%的成本,同时,由于京东库存周转率远低于线下,厂商的返款账期也能缩短很多。
诺基亚就是王笑松成功营销来的一个品牌供应商。京东最初做诺基亚手机主要是从窜货商处拿产品。尽管窜货商的产品成本很低,但货源往往没有保证,型号也不全,这种采购方式不利于京东做大。于是,王笑松毅然停止了这种模式。然而,当他找到诺基亚时,对方却不太愿意合作。王笑松只能以一个非常不利于自己的价格从诺基亚拿货。他的坚持不但没有感动诺基亚,反而给自己带来一堆麻烦—窜货商故意从京东网上购买相关产品造成窜货现象,并为此向诺基亚投诉。2009年四五月,来自诺基亚的罚单经常让王笑松焦头烂额。王笑松意识到,必须跟诺基亚沟通清楚,网上销售是覆盖全国市场的,而且是把商品直接卖给最终消费者,与那些低价批发给外地客户的窜货行为有本质不同。为此,他甚至把一段时间的销售信息开放给诺基亚。从这个信息中,诺基亚看到自己的产品通过京东销售,在三、四级城市占比不断提高—那是诺基亚已有渠道较难覆盖的区域。另外,京东的销售额在周一到周五相对较高,正好与线下周末销售高峰错开,对线下渠道冲击较小。于是,诺基亚对京东的热情开始增加。如今,诺基亚甚至专门为京东定制京东版手机,为京东指定的N97手机单独包装,还配备车载充电器。
对于信任京东的这些厂商,京东的采购不只局限在满足仓储和订单需要上,还与它们进行超越价格、折扣、账期的合作。比如,京东定期向一些品牌厂商开放信息系统,并与厂商一起制定产品营销计划。一位业内专家说,当采购不再是为价格、折扣和账期而“购”时,离供应商管理已经接近了一步。麦当劳的采购哲学就是扮演管理供应商的角色,并且通过合作方式实现双赢。
2009年岁末,京东与品牌供应商的关系让刘强东有了一定的把握。10月以后,京东与供应商签订的所有合同里都多了一个条款:“谁供货,谁负责售后服务。”如果在15天之内供应商解决不了售后服务问题,京东就直接从返款中扣钱。如果不接受这个条款,京东将放弃与其合作。截至年底,没有供应商拒绝这个合同。
京东的规模战略究竟是“局”还是“关”?眼下,这已成为刘强东不得不面对的发展难题
物流规模初见成效
尽管京东物流体系的打造属于被动之举,但眼下,运转不到一年的京东物流系统,人均订单处理能力已经位居业内上游水平。京东物流环节的成本已经被降低到其销售额的6%,远低于品牌商自建电子商务后台体系12%~18%的成本。负责物流管理的副总裁姜海东认为,这个指标的领先与规模直接相关。实际上,一天处理数万份订单与处理几千份订单所需资源和人力相差不多,规模大了,效率自然提高,成本也随之降低。因此,姜海东期盼更大规模的订单来降低这个环节的成本。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