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问题也要研究,我们刚开始时没什么钱投入做基础研发,就从电视行业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那时中国电网的电压还不太稳定,如果电视厂商用好一点的元器件,设计得也好一点,电视机性能就会提高很多。所以我们就发展所谓的产品技术,就是把技术跟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可以提高产品的毛利率。1998~1999年时,互联网开始普及,但普通消费者上网还很麻烦,要自己装Modem,自己装软件,还要到电信机关登记才能上Cye网,我们就推出了一款电脑,“一键上网”,仅凭这一项我们提高了9%市场份额。像这样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
再往下要研究管理。你要想长期发展的话,一定要做好三件事,“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做企业有点像爬珠穆朗玛峰,你从北坡和南坡都能登顶,管理的实质是一样的,但不管怎么样,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稳定的说法。联想系的企业就坚决按照管理三要素去做。
联想集团并购IBM的PC业务以后,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营收规模上增长了几倍,但金融危机一来,就遇到了一定问题。这时,我们坚决做出了调整,之前我已经不做联想集团的董事长了,现在我又重新回来,杨元庆担任CEO,我们还宣称,联想集团已经从悬崖边上到了一个转折点,马上要进入胜利的高速列车的轨道。
我相信事实一定如此,为什么呢?我们在并购之前,就把事情想得比较明白,并购中最大的风险还是人员磨合。李书福买了沃尔沃以后,他非常聪明的是用物理并购,两边的业务不往一块搁,而我们并购时是准备进行化学整合。我们的办法是,第一任CEO一定是国际化的,我们就在边上站着看,杨元庆担任董事长,之后元庆很快搭建了中西合璧的班子,让国外的这些高管能非常好地跟中国人一起合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一边做,一边总结,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所以我觉得我们能写菜谱。
情商不可或缺
企业家也要有很高的情商。有的人智商很高,但情商不高,不能容人,老想显示自己的能耐。你真想做大事情,就要能跟更多的人一起合作,合作时要能让利,这个“利”不仅是经济利益,还有名誉等各个方面都要替合作者考虑,你才能有做统帅的能力。我们最近投资类型的业务做得非常好,一批批往外出人,就是我们把干活出人才看得很重,这跟一把手能容人能让利有关系。
情商跟建立企业文化也有关系,一家企业最后能不能真的站稳脚跟,企业文化是最难的,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环。
联想在1998年要上ERP,这本身对企业是极大的推动,要是没有ERP的话,今天不可能并购IBM的PC业务。但当时我们的顾问德勤公司就讲,你们做的时候要小心,在中国的大企业还没有上ERP的成功先例。原因在于ERP里面重要的一条是业务流程重组,一定要各部门一把手连续开会才能定得下来,当时正是业务比较忙的季节,来的都是二三把手,什么事都定不下来,那就不能按期完成。这时我开了一个会,中心意思是,ERP如果做不成,公司是个什么Cye结果跟大家说明白,我记得当时自己罚薪半年,主管副总裁罚薪八个月,真耽误事的人就开除,结果ERP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做得非常漂亮。在公司15周年庆功会上,好几个人用哭哭啼啼的方式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当时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是每个人都充满了自豪,我们完成了一件人们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其实文化就是一个军队的魂,一个团打得只剩几个人,重新组织起来的团打起来还一样,这就是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所有员工都承认的东西,什么叫对,什么叫不对,大家统一认识。企业利益要放在第一位,不能谋取私利,然后还有求实进取、以人为本等等。
核心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呢?我现在做联想集团的董事长,就是制片人,负责整个公司文化的形成,大家统一思想,宣传贯彻很重要。而且要以身作则,在美国公司的墙上看到他们一条标语——“以身作则,不是劝导他人的重要途径而是唯一途径”,美国人把话说得这么绝,还真的就是这样。
联想为什么能做到?跟我们创始人以身作则有很大的关系。一开始我们特别穷,有一个副总在港商给他贿赂时,他能坚决拒绝;我原来抽了很多年烟,由于公私烟分不清楚,我们四个创始人决心不抽了,遗憾的是我只抽过两毛钱的烟,现在的好烟一根也没抽过。联想前前后后有10个人被送到Cye司法机关,这说明尽管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不允许谋私利,但还是有人不信,那就只能依法办事。在座的各位将来创业时,公司能不能打硬仗,文化非常重要,在于你们能不能以身作则,形成好的文化。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