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王奇踩下油门,回家准备吃饭。
王奇的家有两间,都是在临近泰兴路的老式里弄里,一间是底楼10平方米的屋子,每个月租金需要800元;另一间则是对面三楼的20平方米单间,租金每月1100元。楼道十分狭窄,且很陡,必须得扶着栏杆走。在阁楼间的缝隙,有时还可以看到鼠尾。但就这样的房子,光租金合计要1900元,若按王奇派送快件5毛/件来算,他每天至少要送127件才能抵扣。而今天他只送了15件……
王奇推开桌子上堆积的快递面单,吃起了午饭。今天的午饭是8元钱的炒面,他嫌味道不好,吃得很慢,此时王奇的电话铃响了,他应了几声后随即拿出另一个手机:“老周啊,××报那边有个快递你去送一下,下午3点一定要送到莘庄的。”挂断电话,他笑道:“光靠上午送件那点钱,我要喝西北风了。其实我一方面是快捷的业务员,同时我也是另一家小快递公司的老板。”
靠卖单扮中介,一月净赚八千多
王奇今年31岁,江苏宿迁人。2000年,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来到上海,开始倒腾特价机票。“那时飞机票都是"暗折"。”2003年起,特价机票开始明码标价,生意越来越难做,为了生存,他就跟着堂哥开始做快递。为了争取客户,他们印了名片,到各商场里散发。
王奇的第一桶金是给梅龙镇伊势丹某品牌服装送货。“那次这个品牌的服装要从华亭伊势丹调到梅龙镇这里。但工作人员走不开,就叫王奇去送。“那次是送一件2000元的衣服,运费是8元,赚了4元,挺好。”
2006年,王奇自己成立了速递公司,说是速递,其实主要是靠转单做“中介”为生。“比如客户要从上海快递一件东西到安徽,我们按市场价每件收费10-12元。但我们没法送到安徽,于是就借助几家比较有名的快递公司。内部价是每件6元。其中差价就是我们赚。”也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头几年王奇和2名手下每个月能净赚3000元左右。
随着上海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光是这些利润显然没法养活家人。2009年,儿子上小学了,王奇便要求加盟快捷做业务员,“派送这里多少可以赚一点,其次我主要可以利用快捷公司的运输网络,收更多的单子,有的还可以转单套差价。”去年末,上海一家都市报要求王奇上午7点去接6笔单子,是向崇明、嘉定、青浦、金山、奉贤、闵行等区县各快递200份报纸,且必须当天到达。“区域太分散了,光我和两个老乡根本没法做。”那一次,王奇共收取了700元(送往崇明县那单加收100元),其中4单以每单60元转让给别的快递公司,自己送了崇明、嘉定两单。除去成本,共赚得300多元。
决不让儿子做快递
“不过有时碰到奸商也得赔钱。”有一次,王奇接到一笔单要从静安区送到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一个小时内必须送到。“按说市场价也只要35元,可我忙不过来卖给一个大快递公司,那业务员狮子大开口问我要50元,他知道我有求于他,所以乱开价。因为业务员有自主定价权。”
晚上9点,王奇忙完后回到家中,结算了一下,赚了300多元钱。为犒劳一下家人,王奇特意租了张《剑雨》的碟回来放。片中角色江阿生愣头愣脑,每天到城门口帮城外人递东西给城内人。“爸爸,这不是你干的活吗?爸爸上电视了!”王奇笑了,虽说白天挨了保安们的白眼,但在儿子心目中,他是个英雄。可戏到后面,江阿生原来是出身名门的剑客张人凤。儿子又说:“爸爸,原来你会武功啊!你们都会武功吗?”王奇无奈地摇了摇头。
儿子已经小学二年级,在威海路的一所小学读书,成绩中等。妻子也怀上了第二胎。王奇曾问儿子长大想做什么。“像爸爸这样!”王奇听得心酸,“爸爸工作太辛苦了,你好好读书,别像爸爸这样。”
1月7日清晨,王奇从包里拿出昨晚买回的4本字典、词典放在儿子床头,然后背着包出了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