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泰州,有这样一个感人故事:一对青年夫妇为给脑瘫幼女做康复,不惜四处求医问药,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而且还欠了亲朋很多债务。然而,他们却开办了儿童脑瘫训练班,不仅为自己的小孩治病,还为更多的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让这个家庭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动力,便是泰州海阳农商行的特色贷款支持。
在泰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泰州海阳农商行董事长陈飞欣慰地告诉记者,近年来该行先后推出了青年创业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221”帮扶贷款、农民合作组织贷款等特色贷款,为近500户发放贷款,贷款余额1.5亿余元,成为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有力推手。
创新特色信贷模式
农民创业贷款,打工仔成了小老板;农合组织贷款,串起农民致富链
农民创业贷款是海阳农商行为支持农民创办中小企业、为个体户开启“绿色通道”给予一定利率优惠的专项贷款。
海陵区城东街道渔行村前进组村民于明华原来在外地从事煤炭业务。两年前,返乡归来的他想创业又苦于资金短缺,海阳农商行“农民创业专项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于明华拿到10万元贷款后,投资兴建了蛋鸡养殖场。经过两年打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鸡蛋547吨,产品销往上海等地各大超市。由于生产形势喜人,海阳农商行又追加贷款50万元。有了海阳银行的信贷支持,于明华对养殖前景充满信心,他准备再扩建鸡舍3000平方米,增加蛋鸡2万只。
近年来,海阳农商行在传统信贷服务基础上,着力创新信贷产品、方式和营销模式,开发了农合组织的专项贷款,并先后推出了农村大户生产经营贷款、“公司+农户”生产经营贷款等。为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他们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积极发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联保组织,大力推广联保贷款方式。对有产业支撑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凡5户及以上均可组建联保小组,10户及以上可建立信用共同体,并按单户信用等级和经济实力分别确定授信总额与单户贷款额度。
江苏腾龙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泰州市首家苗木合作社——高港区绿海花卉苗木产销合作社,其社员获得该行贷款5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合作社社员由成立之初的56户发展到200多户,苗木面积由900多亩发展到2000多亩,带动周边260户农民致富,解决了200户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截至6月末,农商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91家,累计发放贷款5.6亿元,贷款余额达2.9亿元。同时实行让利扶持,在执行利率的基础上少上浮30%,让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得到近百万元的实惠,由此带动了5300户农户增收致富。
发展不忘帮扶责任
“221”帮扶贷款项目,使龙头企业带动千百农户圆了致富梦
从2008年起,海阳农商行用3年时间实施了“221”帮扶贷款项目。“221”项目是指:全行22家党支部通过信贷资金支持、提供致富信息、介绍就业等多种途径,3年内帮扶2户社会弱势群体、2户有创业项目但无资金的人群、1户能带动多数农户就业的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让贫困户的生活得到改善、创业者得到成功、农业项目得到发展。
泰州梅香食品有限公司是他们“221”帮扶贷款工程中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该企业从事食品深加工行业,年加工蛋品3500吨、畜禽2400吨,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达到1.5亿元,解决210名农民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为这一群体增加收入130万元。一年来,海阳农商行累计对该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5亿元,使之增加经营品种,提升产品档次。企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家禽养殖基地,目前已拥有鸡、鸭、鹅养殖户1000多户,有效地解决了海陵区广大畜禽养殖户的销路问题,引导和带动了一批农户专业从事畜禽的饲养,消化了海陵区大部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一个农业龙头企业的后面连着的是千百户农户,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就能带动这些农户走上致富路,农商行做这样的事义不容辞。”陈飞说。
3年来,海阳农商行累计帮扶55户农户,发放帮扶贷款6602万元;走访慰问困难户42户,发放慰问金2.6万元;给有创业需求而无资金的帮扶对象发放贷款409万元,利息优惠3万元;对有农业产业项目的帮扶对象发放贷款3297万元,利息优惠8万元,同时带动了468户农户就业。这些数据是众多农民圆了致富梦的有力证明,也是海阳农商行办行理念的最佳写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