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
贾瑞特介绍道,在研究过程中,他对英国一家医院的人事部总监的情绪行为进行观察。这位总监可谓是领域专家,而且是国内著名的人力资源和创新专家。在为期一年的研究中,他们密切观察他的行为并和他做了多次访谈,同时,他们也观察他在会议中的表现并关注同事对他的评价。
虽然他在会上的表现积极,但同事的评价并不高。其中包括“作风太强势”,“经常与同事发生冲突。”虽然他是一名决策者,不过,团队对他的评价贬多于褒。当被问及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评价如此,他的回答很简单:“在孩提时代我从没接受过他人的反馈。”
贾勒特觉得这个回答很值得深思。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旁观者甚至是同事,都觉得他不好相处。不过,如果说这是他人格中的黑暗面特质,这个黑暗面是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的性格。”
贾瑞特接着分析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和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 提出的依恋理论。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人往后的处世方式。“这对于经理人的含意是他们后期的失败往往归因于早在孩童时期已播下缺陷的种子。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对人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人格中的黑暗面特质往往根源于孩提时代的不良亲子关系。”
不易解读
这一概念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对于大多数有抱负的高管来说,如何正确解读并不容易。一个在英国的高管告诉我:“有勇气的领导者必须常常反省自己的人格黑暗面并审视这是否会影响自己管理团队的能力。在我作为行政总裁的十年职业生涯中,我发现很多高管把自己塑造成高高在上的强势姿态,甚至在慈善行业也是如此。其实对于高管来说,听取公司上下的不同声音至关重要。但问题是,高管周围一般充斥着顺耳话或奉承话,如何获取不同声音?这并不容易。”
贾瑞特说:“领导者必须识别自己的黑暗面特质并建立应对机制。毕竟,这是可塑造的认知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在危机和高压下显现的病症。”
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坦诚面对自己。问题是:你有足够的勇气吗?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