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重要性让福建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刘莉也深有体会。
刘莉是在大二时开始创业的。她曾经组建过一个团队,后来因为利润分配有分歧而解散。由于觉得自己缺少某种创业技巧,在大二暑假,刘莉冒着酷暑参加了在武夷学院举办的第一期MBA创业培训。在那里,她不仅结识了创业伙伴,还意识到团队与坚持的重要性。
家离培训地点非常远。每天早上6点多,刘莉就要乘公交车出发,再转两趟车参加培训。晚上天黑了,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培训以团队组合的方式进行,每次遇到困难,队友间都互相鼓励、加油打气。“再辛苦,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刘莉坦言,团队间深厚的友谊,让她在培训中一路坚持下来,没有放弃。
让刘莉印象深刻的是,大家在培训结束后并没有就此解散。周末,刘莉所在城市的创业伙伴有时会一起聚餐、游玩,一些伙伴还对她的创业起到推广作用。原来,那次失败的创业后,刘莉在大学城做起了茶叶销售的生意。每个学校都认识几个“铁哥们儿”,“他们常介绍客人给我,甚至很多学院的老师也会在我这儿买茶,寄给外省的朋友。”
“团队很重要,或者说人脉很重要,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容易。”她说。2011年10月,刘莉再次以辅导员的身份参加第二期培训,结识了新的团队伙伴。
学会感恩才能更好成长
叮铛教育托管连锁机构创办人甘美雅给出的关键词是“感恩”。“创业的路上,你会碰到许多困难,同时也会得到许多帮助,只有学会感恩,才能飞得更高。”她一边回忆创业历程,一边为关键词作了解释。
2005年,从宁德师范学院毕业已经3年的甘美雅开始创业,并有幸得到YBC创业导师的指点。
“在YBC培训的日子里,导师一步步带领着我和公司一起进步。”甘美雅说,托管所成立初期采用的是“加盟制”,获利不多。在肖子阳导师的指导下,她全部采用“直营”进行发展,并开始尝试“定期开会、定期培训、定期巡视”的企业管理模式。公司每阶段遇到什么问题,肖子阳导师都会提出建议,为甘美雅指明方向。“其他导师也经常帮助我。比如有关合同方面,我会去请教陈杰律师。”她说,导师们如此帮忙,她十分感谢。
“我不是个聪明的人,资源也不是很多,只是自己比别人肯吃苦些。更关键的是,我有一群很好的朋友,每个阶段都会有‘贵人’帮助。”甘美雅真诚地说。如今,她的托管机构已经在福州、宁德设立了10多个分点。
创业者的“感恩”传递给了大学生记者。三明学院《团学动态报》的学生记者张瑾参与了报道创业者的活动,在聆听“感恩”的关键词后,她对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的创业者张迪更加充满谢意。
原来,张瑾是小组里年龄最小的,又是外地学生。另一小组的福州大学生张迪却早早地守在报到点,等候张瑾并为她搬运行李、整理床铺,俨然像一个大姐姐。训练营结束时,同组的大学生创业者、学生记者还一起送她到汽车站,看到她上车才放心离开。“训练营团队的队友们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最想感谢的人。”回到三明后,张瑾在福建校媒联盟的QQ群里这么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