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的养鸡场关了,这是一次失败的创业。2月23日,记者联系到尖草坪区朝阳小区居民小于时,他已经成了一家汽车专营店的销售人员。
寻找市场空当,小于专养贵妃鸡
小于是家里的独生子,大学毕业三年间,因为工作不理想,琢磨自己创业。他选择的项目是养鸡,而且是太原市场的空当“贵妃鸡”。
当时是2010年,小于25岁,他一直生活在城市,大学读的专业是计算机,全家人也没有一个养过鸡或是卖过鸡的。
小于看中贵妃鸡,是因为这种鸡是食肉鸡中的精品,据说是肉好吃又有营养,全国好多地方都在养,市场需求量大。看了电视节目中的介绍,他去了安徽鸡种场考察,对方承诺说卖不了可以回收。
当年5月,回到太原,小于走了几家鸡场都没看到有人养贵妃鸡,这让他心里有了个“人无我有”的底儿。说服家里人,租下南固碾的葡萄园,六亩地,三年合同,先后两次开车从安徽拉回来2500只鸡苗。这些钱,累计下来花费约20万元,都是父母多年的积蓄。
鸡养成了就卖,卖回钱再买鸡苗,良性循环后就成规模了。这就是25岁的他当年养贵妃鸡创业时的想法。
一家人搬离楼房,住进鸡场简易房
养鸡的辛苦和忙碌是他没有想到的,为了照顾好这些鸡,小于和父母搬离城市的楼房,挤住在租住的简易房里,白天配料切菜喂鸡,半夜轮流到鸡舍查看。
小于家的鸡,吃的是南瓜、玉米、红薯、谷物、菜叶,住的是水泥坑窝,为的就是肉好卖个好价钱。尽管精心照料,还是有些没想到的事发生。先是挤压死伤一批,再就是鸡生病又死了一批,最后剩下1500只。
当然,养鸡经验越来越成熟,这1500只贵妃鸡个个硕壮欢实,当年10月28日,记者来到这里,是小于父母托社区干部找过来,看能不能帮助报道一下。那时,鸡难卖的恐慌一阵阵向他和家人袭来。
贵妃鸡除了名字“贵”,价格更贵,成本价就近乎200元一只,也就是说,每只卖到200元,小于仅仅是不亏本。
小于的父亲是个老焊工,一辈子节俭惯了,他对记者说:“两百元吃只鸡我肯定不会要,可儿子说卖给大酒店,有的是人吃。现在年轻人懂得多见得多,我没啥文化,觉得应该支持他。”
总共卖了四五百只,二十万元没了
小于通过朋友的关系联系到几家四五星级的大酒店,请对方试吃,但对方虽然表示味道不错,却一直没有收鸡的下文。
为卖鸡,小于一家四处找关系托亲友,本报报道小于创业养鸡见报后,先后十几名读者联系到他,可也只有三五十只的销量。
小于一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在太原餐饮市场,鸡实在不是一道热卖菜,又何况价格不菲的贵妃鸡。最终,在小于不懈的努力下,有一家餐馆批量销售他的鸡,这家餐馆一年来累积销售两三百只。
到2011年年底,剩下的鸡病的病,死的死,累计卖掉不过四五百只,二十万元的本钱根本收不回来,小于的创业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如今,小于成了家,找了一份汽车销售的工作。对于养鸡创业的教训,他不太想多谈,他说,也说不上后不后悔,因为失败也是人生阅历的一次积累。
虽然这次创业失败了,但小于说自己从中收获了不少。两年来,他体验到了真正吃苦耐劳是怎样的精神,并从中能得到很多乐趣。另外,在与人交往的能力上得到了锻炼,诚实待人、诚实做事是起码的要求。“现在的工作,是对自己人生阅历的又一次考验,如果以后有机会,有合适的项目,我还是会去创业的。”小于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