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里最最重要的财务预测是它的“现金流”,切记切记:现金流!
“现金流”就是指公司里的钱要像流水那样进进出出,流水不能断,一定要进来的多出去的少,只有这样公司才算是健康的。当然,在创业公司的收入没有进来之前,公司必须准备足够的资金来养活团队,一直支撑到公司产生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的流入为止,要是自备的资金撑不到那一天,那么CEO就必须要有本领知道哪一天公司的现金流会中断,他/她必需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找到投资人、让投资款流进公司的账上,这样才能保持创业公司细水长流、香火不断。
一句话,“现金流”是创业公司的命脉,现金流掌握着创业公司的生死大权。一个创业公司无论有多好的创业Idea,有多么出色的团队,要是现金流断了,谁都必死无疑。创业公司的CEO必须清楚自己公司现金流里的每一个数字,而且懂得创业公司的财务预测不全是CFO的事情,而是你CEO自己的大事,千万别想等将来公司做大了,找个CFO来对付做财务预测吧,忽视现金流重要性的CEO也许根本就活不到那一天!
预测创业公司的“现金流”是一份细软活儿,需要CEO们静下心来仔细做功课。以下三方面的细节,将决定创业公司的财务预测(现金流预测)是否合理、真实、可信。
1. 收入的基本假设
预测收入的逻辑很简单,需要有:A)产品/服务的定价;B) 客户人数。把这二者放在时间的框架中看它们如何增长,这便是“收入的预测”。
1.1 产品定价
无论你公司做的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得有基本的定价。假设你生产的是MP3播放器,第一步:将零配件加上你希望的利润便得出可能的定价;第二步:和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比较一番,比iPod便宜一些,比山寨机昂贵一些,最后定价不就出来了?如果算出来发现这个价格比你的生产成本还低,那你的生意没法做,这里面肯定存在着严重问题。
1.2 客户人数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什么时候进来第一个客户?客户人数到底有多少?这些都是令人头痛和迷茫的问题。计算客户人数,万万不可使用“市场占有率”之类的百分比,因为创业公司都是小公司,小本经营,得精打细算。
仍以一家MP3播放器公司为例:(A) 如果用分销方法去销售,就不妨向分销商打听,成熟的分销商可以不花吹灰之力告诉你,他每月大概可以卖出多少个你的MP3播放器;(B) 如果采用直销,那你必须考虑广告的投放。比如你在《消费者电玩》杂志上做广告,杂志发行量10万份,一般的广告有效率是2‰?3‰,所以一期《消费者电玩》杂志最多可能带给你100000 * 3 ‰= 300个客户。
1.3 时间框架
有了产品定价和客户人数的假设之后,再把它们放进一个时间框架里去,一般来说,投资人会要求你必须做3-5年的预测。
创业公司的财务预测最忌讳按“年”来计算。创业公司大多数是短命的,能活上三年都算是命大的了。创业公司的财务预测必须要用“月”来计算,怀胎十月、满月、周岁、进钱、打平、产生利润⋯⋯这些都是创业公司里程碑式的宝贵时刻,你不用“月”来算,实际上就会忽略掉你生命中最值得珍爱的瞬间,别到时候后悔莫及。
一旦把数字化整为零“按月”来计算,无论收入还是支出的预测,数字都会立刻让你对财务预测比较有感觉和把握了,比如你需要3个月时间设计开发产品,外加3个月时间测试、改进、量产,然后正式投入市场,所以,公司收入进来最早也要在第7个月——不一定,也许分销商还有90天的账期,这样的话,收到钱可能要到第10个月;接下来是第11个月,收入应该有所增长,再下个月,继续增长⋯⋯按月来做预测,相对会精准很多,因为30天以内能做多少事情,多少还是可以比较容易测算出来的,而如果“按年”来算,往往容易只能信口开河的瞎报数字。按月做出来的财务预测不仅可以拿出来和投资人讨论细节,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用它来对照和指导你每个月的日常运营,如果每个月都能达到预测的数字,到了年底,完成整年计划就不在话下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