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商业评论》(CBR):当下商业社会充满了快速变化,这是否会使得战略的“保鲜期”越来越短?这种情况会给战略和执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拉姆查兰:当外部环境变化加剧时,你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第二,使得资源分配更加灵活;第三,考虑挖掘一些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受到阻碍的力量。因为我们不能让一个战略在短期内过于灵活,而只能让组织本身、让资源分配具备灵活性,来更好地执行战略。要把执行当作战略的决定因素,脱离了执行能力,战略就谈不上有意义。
战略这个词有好几种定义,企业做不好的时候,人们通常归咎于战略错误。但多数情况下,战略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没能很好地执行,计划没能落实,组织缺少能力,或者领导者错误估计了形势。企业领导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这是问题所在。随着环境变化,要不断变革前提假设,即便是突破性的变革也是要落实到有效执行上面的,这样才能促进变革。
CBR:你认为清晰、具体、可沟通(clarity, specificity, communicability)是战略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那么对于战略本身呢,用来界定一个战略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拉姆 查兰:的确,这三点是用来评判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的。要对战略的质量进行检验,可以从五方面入手:首先还是要强调“清晰、具体、容易沟通”这三个要素,而不是故弄玄虚的术语堆砌或文字游戏,也不要淹没在成百上千的PPT中间,力求用平实的话两三页纸就表达出来;第二,要找出自身战略的竞争优势,明白针对哪个特定的竞争对手,仅有数字和措词谈不上战略;第三,准备2~3个备选方案,这样也可以广开思路,必须要花较长时间去做这种智力游戏,几天而不是几小时;第四,思考如何保持自己和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争取能更久地占据制高点;第五,确定哪些人负责执行,他们将如何去有效执行,这就要求充分对话。
CBR:重点谈一下战略的可沟通性。你如何定义可沟通性?对于CEO应如何更好地沟通战略,有什么建议吗?
拉姆查兰:沟通包含两点,既要向别人传达信息,也要从别人那里接受信息。那么可沟通性就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每个人都能理解其他人的话,明白每一个字的含义;其次,每个人都能真正明白其他人的意图。这样你往往需要慢下来,和别人合作,确保信息和意图都得到了充分理解。
CEO和他的高层团队花费很多时间来勾勒战略,这背后有很大的付出,绝非一日之功。而假若你想通过一小时的PPT演示就传达给大伙儿,多数人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所以要创造一些训练手法,来按摩人们的大脑,让他们知道战略是怎么回事,向CEO提问,而且一遍一遍重复地做下来,这对CEO是有相当要求的。真正重要的是沟通的内容,以及进行沟通的人的本质,要知道自己该听什么、说什么。
CBR:在此过程中,CEO也会不断得到反馈,从而更好地对战略效果作出判断? 拉姆查兰:对,反馈的同时你也在判断,如果一位CEO要将一项战略传达给50个人,就需要一定的演练,让他们消化吸收。可以准备一份问卷,询问一下:“你感觉如何?明白要怎么做吗?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注意需要不断地重复这么做,沟通的氛围很关键。
CBR: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特别的技巧吗?
拉姆查兰:一定要注意倾听、观察,让自己和其他人真正连接起来,从而建立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这极其重要。有活跃积极的对话,充分讨论当前的实际情况,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执行文化。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