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为激烈,随着4P、4C、定位等品牌理论在国内的盛行,也使得品牌理念深入企业心中,做企业必先谈品牌已成为现在企业与广告公司、营销公司的共识,营销手段、推广手法日趋相似,同质化竞争让生产型企业倍感苦恼;每一个行业在发展同时,也会很多水平相同的竞争对手参与竞争,也再次加剧了同质化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操作品牌的手段无非有三:概念(品类)营销、明星代言、公关活动三种,相同的品牌操作手段已经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自然抗体,也越来越让企业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在品牌运作的十字口进退两难。
先论概念(品类)营销
在国内外品类大师书籍的指导下,企业在营销与广告公司的辅助下,每天都有无数个新概念、新卖点涌现,而且动辄就号称要创造新品类,于是乎无中生有的、异想天开的的品牌概念、品类名称如雨后竹笋一样冒出,仿佛品牌又回到了点子时代,营销人乐此不彼的以为一个没有支撑力的点子真的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似的,结果都是悄无声息。
而我们的消费者每天都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概念、新品类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概念营销的前提是具备强大的推广力度,概念想要让消费者接受,必须启动全国性的大手笔广告投放,例如海尔“防电墙”热水器、预防上火的王老吉凉茶、宣传“非油炸”卖点而红极一时的五谷道场方便面等企业,这些操作新概念推广的企业无一例外的属于资本强大的超大型企业,没有强势资本的企业所热衷的概念营销,充其量是王婆卖瓜自娱自乐而已。
再论明星代言
如出一辙的营销手段,请明星代言是大部份企业通用的推广方法,在日化行业更加泛滥,大大小小的日化企业纷纷邀请名人代言,一二三线明星基本覆盖了整个日化行业,请明星代言成为企业CYE招商的最后法宝,可惜的是,在这个明星脸孔满天飞的现实中,明星效应也跟着大打折扣,很多时候是观众记住了明星,却愣是搞不清明星代言的是哪个产品,明星代言能否还有前景?鸡肋一般的明星代言行为令人叹息。
生产型企业出路在何方
国内的生产型企业主要面临两个对手的骚扰,一是国外品牌对手,二是国产品牌对手,国外竞争对手利用娴熟的品牌运作手段,加上强大的企业运作能力轻松就能把国内对手挤掉,前些年消失的小护士等国内著名品牌,就是眼睁睁的被外资品牌恶意抹杀;除却虎视眈眈的国外对手,企业还要面对数量巨大的国内对手的挤压争抢,价格战、模仿战、恶性公关战,想一想国内的生产企业在如此恶劣的市场条件下,生存的压力何其之大,如果继续按照以前的传统思维经营企业,只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所以寻找新的转变,对生产型企业来说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题目。
根据竞争对手分析模板,我们可以确定的竞争对手有五大类型,现有的同行竞争、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顾客的议价、潜在对手的进入以及替代品的威胁,这几种类型组合在一起,每时每刻都在对企业产生巨大威胁;如果一个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就有会其它行业的成熟企业利用资本进入,而现有企业零售价格的调高可能又会导致替代品的大量出现,更不用说供应商与消费者手握的议价权力了。我们不得不揪心的自问,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建设的道路究竟还有没有正确的方向?
连锁模式化解传统竞争风险
破解这种综合性竞争的道路只有一种,那就是转型做连锁企业,我们先看一下连锁企业的定义: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形式。这个定义就是直接化解现有竞争的主要模式。
[例]LotionSPA(植物医生)是纯粹的国产化妆品牌,在外来品牌竞争激烈的状况下,LotionSPA并没有像其它同行一样与外资品牌正面竞争,而是采取了连锁发展的形式做为发展战略,潜心发展连锁门店,至2011年底就拥有近600家门店,并且成功的在一线城市成为与外来品牌媲美的著名品牌,600家门店的数量拥有的市场话语权无可非议,预计两年之内门店数量会达到2000家左右。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