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教授范博宏,在公司治理,尤其是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通过研究大量家族传承的案例,他发现“富过三代”的三个重要结论。首先,国内外在传承的时候普遍存在财富消散的效应,资产下滑幅度可达60%;第二,特殊资产对于家族传承至关重要;此外,家族企业主要选择亲属进行继承,并大量采用家族信托模式,但因家族关系治理程度的不同使用家族信托模式效果有很大差别。
“富不过三代”魔咒——三大难题
保持基业长青几乎是所有富豪的梦想,然而却面临着各种问题。
通过对250家香港、台湾、新加坡企业传承的5年中(创办人离休退出董事会的5年)企业的市值变化,范博宏发现,5年中公司股价下滑将近60%(股票扣除市场变动后累计超额回报率),并且在传承后三年间也没有回升,财富消散效应明显(见图一)。他认为,这表明传承的价值消散并非短期波动,而是长期损失。他对中国内地上市的12家民营企业初步的研究显示,这些企业也存在类似的财富消散效应——创办人交班前后的三年中,公司股价滑坡接近40%。不过因为中国财富传承的时间尚短,样本量也较小,研究的样本还有待增加。
范博宏认为,传承过程中常见的有三个问题。其一是转让权,各方股份是否可以转让?第二是决策权,是共同决策还是部分人决策?第三是权益分配,是否分红。以一个真实的三代家庭共治的案例为例,创办人持股12.5%,长子25%,其他五弟妹各12.5%,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个层次的分配。而很多一些家族控股的母公司中,创办人与第二代家族成员个人持股,第三代及以下成员没有股份,因此面临着股份是否转让、决策权和权益分配的问题。
政商联姻魔术
剥去表面的浮云,范博宏发现,家族的特殊资产对于传承尤为重要,例如联姻制度。其所在的研究小组考察了泰国150个华裔家族子女的婚姻,在这个200位成员的选择中,159人(80%)选择了与政客或商人联姻,并由此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另有41人(20%)选择了其他嫁娶对象。
范博宏认为,政商人脉对于家族的传承非常重要,这些家庭成员的婚嫁选择的重要标准即为要为家族事业巩固关系网络。更有趣的是,他将家族成员的婚嫁选择和家族企业的股价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选择政商联姻的家庭中,子女完婚后不久,父母拥有的家族企业股票的超额回报率可以达到4%;而非政商联姻的家族股票的股价基本没有反应(见图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