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妮:我希望我说的这些不要听起来牢骚太盛,毕竟现在有很多人连份工作都没有,他们的经济状况更艰难,但我真的快被逼疯了。八年前,我在27岁时以出色的销售业绩进入现在这家公司,头两年,我工作很出色,晋升到了中层管理者的行列(担任地区销售经理,管理一个分布在12个州的300人团队)。
然后,我就在这个位子上不动了。虽然过去5年(包括经济危机期间),我带领的团队每年都实现了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我所有的绩效考核也一直十分出色,但我估计短期内不会获得升职,甚至永远都不会,为什么?因为我的老板也才50岁左右,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离开这家公司;而且她的老板今年也就59岁,已经多次表示70岁之前不会退休。因此,我似乎有两个选择:离开这家我很喜欢为之工作的公司,到其他公司寻求晋升的通道;或者,接受现实,既然上层没有空间,就继续呆在自己的位子上。你怎么想?——虚度光阴
亲爱的“虚度光阴”:先同情一个!我亲爱的朋友,你碰到了人力资源圈子里所谓的“灰色天花板”——婴儿潮一代人占据上百万的优薪高级职位。人数超过8,000万的婴儿潮一代或许应该现在就大批退休,为像你这样的X一代腾出发展空间。
但对于你以及在美国约5,000万的其他X世代人,很不幸的是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得归咎于经济衰退,至少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经济下滑,包括房地产价格大跌,威胁到了婴儿潮一代的财务安全感,致使一些人至少把退休年龄推迟了几年,另外一些人则无限期推迟。
但婴儿潮一代最主要的问题是他们人数太多了,而且他们处处领先一步,当你还在孜孜梦想升职的时候,他们已经占据了所有的专用办公室。好像这还不足以封锁企业的升职通道一样,他们的孩子(千禧一代,或称为“回声潮一代”)紧跟着X一代进入职场。即便到时候你那50岁的老板真的决定另谋高就,你又如何知道那些29岁、懂科技的年轻才俊不会越过你,继承你老板的位子。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柯蒂斯•奥登能够理解你的痛苦。作为波士顿咨询公司Prescient Talent Strategists的创始人兼首席顾问,他写了一本名为《夹心饼干:X一代的人才管理观》(Stuck in the Middle: A Generation X View of Talent Management ),阐述了一些现实世界中提升职业生涯的技巧。
这些经验一部分是基于他本人的经验。几年前,他在近40岁时加盟康卡斯特(Comcast),出任副总裁。“在这之前的10年,我一直在打造我的简历,获得研究生学位,努力成为最完美的候选人。我曾想过40岁时成为副总裁,结果提前实现了这个目标,”他说。“然后我开始留心观察,认真盘算。”
结果,他发现所有的同级别副总裁都是40多岁,而“高级管理层都是由50多岁的人构成,”奥登说。“X一代副总裁有805 名——都在排队等待155个高级职位,而这些职位至少未来10年都不会出现空缺。”听起来挺耳熟吧?
奥登的解决方案是离职并创办自己的公司,从过去管理工作中积累的联系人中寻找最初的客户。当然,这是一种方式,但并非适合所有怀才不遇的X一代。以下是其他5种打破职业困境的途径:
1. 进入高成长行业。“灰色天花板”在增长缓慢的行业中很难逾越。要争取更高的职位,不妨考虑跳到那些创造了大量高级职位的行业中去。
2. 带上护照走出去。如今,在很多公司,海外工作经验对于升迁而言都是必备条件,因此获得一些海外工作经验有助于你更上一层楼。
3. 考虑一下小公司。初创公司和其他小企业不像大公司有很僵化的等级制度,也不怎么注重(甚至根本不考虑)论资排辈。
4. 找个导师。无论是留在现在的公司,还是跳槽到其他地方,你需要一个更高职位的人能在机构政治的细微之处给予你指导,甚至在有权擢升你的人面前夸夸你的成就。
5. 找一个你可以搞定的烂摊子。愿意解决棘手的问题——最好是那些让你老板寝食难安、又没人愿意碰的问题。事实证明,这是能让你受到关注和获得提升的一个有效办法。
祝你好运!
反馈:你是否觉得自己身处中层管理困境?你是否有策略绕过障碍实现升职?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