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
解毒药的第二种成分,就是和那些能够帮助你的人偶遇。
这个力量在二个层面上起作用:一、从创业的渴望到真正创业的转变中;二、从创立一家公司到最后成功的转变中。这种偶遇的力量比那些在你身边关注你的创业的人来的更加的变化多端,这就是像是一种背景辐射公平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但是当两者能量达到各自最强时,偶遇起到的作用更大。
偶遇创造奇迹来弥补降临在创业企业头上的典型灾难带来的后果。在硅谷,可怕的事情一直发生的创业企业身上,就像在任何地方的创业企业面临的问题一样。之所以那些创业企业在这里能成功是因为好事也同样发生在他们身上。
例如,你为大学生建了一个网站,你决定暑假搬进硅谷去实现它。之后在帕洛阿尔托的一条不起眼的城市街道上你偶遇了Sean Parker,他很了解这个行业,因为他自己也同样是个创业者,知道所有的投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眼光长远,在2004年这样的年份里,还依旧保持着对自己公司的控制权。
你不能准确的说出奇迹会是什么,甚至你都不确定到底奇迹会不会降临。最好还是说:如果你是在一个创业环境良好的地区里,意想不到的好事可能会发生在你身上,特别是如果你真的有一个很好的项目。
我打赌这都是真的,甚至是对那些我们资助的创业公司而言。那些接受我们资助的企业很多事情都是经过我们的安排实现的,而不是偶然碰到的,但是在硅谷依旧还是会有很多有帮助的偶遇频繁出现,这在我们能提供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重要的可能性和机会。
偶遇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放松在寻找灵感中所扮演的角色。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相似的经历,在某个问题上绞尽脑汁,但是就是毫无头绪,最后放弃了,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很快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你的思想随意的漂浮一下——这样就从昨天你一直纠结的错误的方向上偏移过来,找到与错误相差不远的正确的途径——这就是答案呈现的原理。
偶遇,让你的熟人圈以同样的方式来了一次漂移,就像是洗个澡让你的思想做一次漂移。在这两件事情中最关键的是漂移度的问题。例如在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 之间的见面是一个好的例子。他们使得各自的熟人圈来了一次漂移,最终促成了一个伟大的企业。
对Larry Page而言解毒药最重要的成分就是Sergey Brin,反之亦然。其实解毒药是人,而不是硅谷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是气候,或者是其他任何东西让它起作用。这些因素是能够帮助它启动,但是要使得药效自行持久地起作用驱使它的——是人!
很多观察家已经注意到了,在创业园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是不求回报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因为创业相比与其他商业活动来说,是一个更少投入的协作游戏,它们很少有被竞争对手弄死的。或者可能是因为那么多的创业者有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是鼓励合作的。
VC的功能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加速那个过程。在硅谷里我们是另一种硅谷,在这里为创业企业工作的人口的密度和帮助的意愿都被人为的放大了。
数量!
解毒药的两种成分——鼓励创业的环境和与能够帮助你的人偶遇——都被一种相同的潜在的因素驱使着:在你身边的创业者的数量。为了成立一个创业园区,你需要许许多多对创业有激情的人。
这里有三个原因:
一、很明显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人口密度,偶遇就不会发生。
二、不同的创业企业需要不同的东西,所以你需要有很多人来提供给每一个家创业企业他们最需要的东西。Sean Parker是2004年的Facebook 真正需要的。另一家创业公司可能需要的是一个拥有数据库优势的伙伴,或者是和电影商业有关联的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附带的资助了那么多的企业。这个社区越大,它提供的偶遇的机会越大,因为这样的社区里,你更有可能找到你你想找的人,他能提供给你最想要的东西。
三、你需要有很多人来成立一个创业园区的第三个原因是一旦你有足够的人对一个相同的问题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确立一套社会规范。这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事,这会在你的身边营造一种氛围激励你去创业,否则这将会是一件野心勃勃的事。在很多地方的氛围会把你拉向平庸。
前几天我刚飞过海湾地区,每一次飞过硅谷都会注意到这个:不知怎的,你可以感觉到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显然你可以感觉到繁荣是如何很好的保持了这个地方的外观。但是这里有不同的繁荣的形式。硅谷不像是波士顿,也不像纽约、LA或者DC。我试着问自己我可以使用怎样的词来形容硅谷散发出来的气质,最后出现在我脑海中的词汇是乐观。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