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和其他创业者讨论关于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时,我总能听到他们谈论诸如“勇气”、“坚持”、“顶尖团队”等词汇。这些因素确实对初创企业的飞黄腾达非常重要,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那些看起来十分无聊的因素,比如处理好相关的法律事务这一点。
从定义上就可以判断出来,企业家不是律师那种类型的人。我们更关心将来而不是专注于咬文嚼字。但作为为数不多的从律师转行创业的人之一,我觉得一个稳固的法律框架对刚成立的公司是十分重要的。恰当的法律策略虽然不会大幅提高企业的销售状况,但是却能帮助你摆脱一些很容易就可以避免的问题,以免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尽管大多数年轻创业者宁可去做牙根填充手术也不愿咨询律师,但在导致初创企业走入死胡同的诸多因素中,没有什么比比意外的诉讼案更具破坏性了,另外,还有令人不愉快的合同分歧,乃至一位友善竞争者窃取你的创意等情况。
因此,在你说“这些问题不会在我身上发生”这句话之前,请看一下以下七种企业家经常犯但实际上很容易避免的法律错误。你只要花上一点点时间就能真正确保上述问题不会在你身上发生。
1)选错公司形式:你可能会觉得很无聊。选择公司形式可能听起来稀松平常,但这确实是你早期所做的众多重要决策之一。你希望公司是C股份有限公司、S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有限合伙制公司,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长期目标。尽管有限责任公司是最方便的短期方案,但是长远来看这种公司形式会阻碍公司的迅速扩大和筹集资本。不同的公司组织形式有自己的优势也会有相应的限制,如果很多年后才来变更公司形式,管理上就会非常的困难而且代价也很大。
2)推迟制定投资者协议:是的,这非常的尴尬。但是如果你和你的合伙人都无法坐在一个房间里心平气和的谈论股权分置和收益,你们又怎么可能共同经营一家真的公司呢?很多问题投资者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只因为一切都会“一帆风顺”。你们如何分置Cye股权?每个人出多少钱、出多少力?谁来做首席执行官?如果碰到股东该撤资怎么办?当一件事情真正涉及钱和人员的时候,事情就不会“一帆风顺”了。一旦投资遭遇风险,误解就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为了避免今后在律师费上花费更多,从一开始就应该严格地将收益和所有权搞清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