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时,因发现网络视频商机他休学创业;2004年底,PPLive1.0正式在华中科技大学韵苑26栋诞生,一举占据中国互联网视频直播市场超过60%的份额。前晚7时,PPLive创始人姚欣回母校做题为“校园创业起步谈”的讲座。他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学弟学妹们,“创业可以说是成功率最低的行业。”
创业成功几率好似被雷劈中
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一学生姚欣休学创业。他在华科大学习和生活了5年,用1年时间修完了研究生3年的学分。但在距离拿硕士学位只差1篇论文时,他选择了休学创业,至今一直未复学。
昨晚,已成为“PPLive”掌门人的他回到母校与大学生交流。谈及大学生创业的经历,他感慨,“这不是件简单的事。”从华科大韵苑公寓26栋的一间学生宿舍到上海中心区的新兴高科技企业,32岁的姚欣坦言一路走来颇为不易。
“创业可以说是成功率最低的行业。”他笑着说,自己曾看过一份统计数据,全世界每年有上千万家创业企业诞生,3年后仍“健在”的比例不超过10%,而一直能坚持下去直到上市的,约等于走在路上被雷劈中的概率。
在姚欣看来,创意、团队和资金是创业成功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他提醒大学生们,如果是“一穷二白”的学生,大可不必急于一时,非要在校内就开始创业,只要准备充分,随时都可以启动。
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姚欣提醒大家,创业时,眼睛不要只盯着同级的同学,团队里也尽量不要全是学生。要多主动去认识一些各行各业有经验的人。“他们如果成为创业伙伴,能提供更成熟的想法和其他资源。”
PPLive初衷为看“世界杯”直播
听说学长回校,当晚举行讲座的八号楼报告厅被大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姚欣现场统计发现,到场的大学生中,超过20%的人都有创业计划,但已有项目并开始付诸行动的不到三分之一。
“其实创业可以从一个很小的想法出发,太宏伟的创意反而不容易成功。”他说,自己当年研发出“PPLive”就是为了能在寝室里收看2004年“世界杯”的现场直播,而他的设计最初的名字就叫“网上看球软件”。“乔布斯一开始也不是做手机,只是在音乐播放器‘iPod’上花费了大量心血。”
姚欣说,现在网络信息非常复杂,如何实现个性化过滤?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上网需求?这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可能是更适合创业的方向。“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也许10年后站在讲台上和大家分享创业心得的就是你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