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查瑕疵
1、产品数据是否有注水 ,公司概况是否有不实之处,财务预测是否靠谱;
2、各股东股权结构是否合理,前一轮投资者股权如果过多,后续的投资机构就很难进入,一般投资者希望创始团队保持相对较高的持股比例,因为团队中关键人物的退出绝对是导致创业公司失败的普遍原因之一;
3、一般都会通过各种关系网络对创始人的商誉做一下背景调查,以确定其是可被信任的,所以如果能和投资者熟识也是创业者的一种潜在优势。
四、谈价格
1、如何确定估值及融资金额?有PE法(按利润倍数)、PS法(按市销率倍数),横向比较法(同业横向比较,以及投资机构间出价比较),用户量折算法,18个月成本预估法等等等。但是对于早期项目来说,用的最多的其实还是双方拍脑袋法…;
2、与投资者的资源是否匹配,各个基金的背景不同,导致其投资方向、投资风格、产业资源都不同,进而影响到对一个项目的价值判断,因此如果不是很了解各投资机构的话,要找到刚好适合的基金还是有难度的,这也是FA存在的价值和原因。
以上四大项所列情况看着很多,其实经验丰富的投资人稍微一聊就能做出大致判断,这些前置条件已经如此苛刻,但基本上只有都满足了之后才会进入正式的投资流程:签Termsheet Cye(投资意向书)、做DD(尽职调查)、出投资分析报告、上投资委员会投票、签正式投资协议、更改公司信息、转账付款(美元基金投资还需做入境审批,到账时间一般拖半年),整个周期做下来也够双方吐血斗升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创业这事就像开跑跑卡丁车,不是所有生意都适合拿投资,拿到投资就像上了快车道,速度快了,但是操控难度也极剧飙升,把控不好反而更容易栽到沟里眼睁睁被别人超越,这两年朋友中因为拿到投资而轻率扩张导致成本飙升最后资金链断裂倒闭的公司,算起来也好几个了。反而一些没拿到投资甚至压根不需要投资的稳健的创业者,照样活的很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