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2年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的海外学人27日在天津表示,“海归”需放平心态,要创业先就业,学会在非理想的市场环境中打拼并生存。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深圳华因康基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盛司潼对记者说,从前中国留学生出去的多、回来的少,而最近几年回国的越来越多了。这说明国内的政策环境、人才战略和产业环境等,对想做事的海外留学人员有很大的吸引力。
“十几年前‘海归’比较少,‘有把刷子’就能淘到金,现在不同了。”面对“拿投资者的钱比预期难,竞争比预期激烈”的现实,同为“千人计划”专家的北京创毅讯联科技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辉认为,“海归”胜在“全球观”和“专业水平”,但也需要补上“中国心”和“本土功夫”这两门课。
来自美国的成岛·洛宾弗国际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涛表示,回国创业不等于创办企业。“刚开始还是要以‘就业’为主,了解自己,适应环境,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和团队。”
即将毕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史磊表示,天津滨海新区的硬件、软件对他很有吸引力。活动周期间,他参观了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了解到这里要成立云计算基地,“这些都与我的研究相关,如果有这个平台的支持,我觉得我可以做得更好。”
据了解,“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自2001年以来已经举办了11届,先后吸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多名海外学人代表参加。26日开幕的本届活动周,将通过报告会、说明会、洽谈会等,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建交流平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